华东师大版初一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试题

华东师大版初一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试题

ID:19609341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华东师大版初一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试题_第1页
华东师大版初一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试题_第2页
华东师大版初一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试题_第3页
华东师大版初一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试题_第4页
华东师大版初一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初一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华东师大版初一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试题1、人类的起源至今已有(300多万)年的历史。2、我国流传久远的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3、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前。4、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北京人)。5、(劳动)在人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6、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北京人居住在(周口店)附近的(龙骨山)洞穴里。7、北京人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8、(北京人)用火烤熟兽肉,逐渐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9、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10、使

2、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11、北方农耕文化的代表是(半坡农耕文化)。12、南方农耕文化的代表是(河姆渡农耕文化)。1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14、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所在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粮食品种粟和黍水稻住房样式半地穴式干栏式15、距今(5000年)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个实力强大的(炎帝)和(黄帝)部落,后来,从(西北)发展到中原,结为(炎黄联盟)。16、(炎黄联盟)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大战于(涿鹿之野),炎黄联盟胜利。17、(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

3、华民族的(人文初祖)。18、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首领是(尧、舜、禹)。19、“三过家门而不入”形容(禹)公而忘私的治水献身精神。20、(启)取权位,建立(夏朝),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奴隶制社会)代替了(原始社会)。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22、我国历史上称上古三代指的是(夏、商、周)。2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商朝)。24、“盘庚迁殷”发生在商朝。25

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攻打(纣王),双方在(牧野)展开激战,纣王兵败自杀,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6、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作用是(对拓展中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起了重要作用。西周时期的主要封国有:(晋、卫、鲁、齐、宋、燕)。27、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称制。作用(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28、“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周幽王)和(褒姒)的故事。29、列举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和三个灭亡的暴君

5、:建立者暴君夏启桀商汤纣西周周武王周幽王30、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otherstaffoftheCentre.Duringthewar,ZhuwastransferredbacktoJiangxi,andDirectorofthenewOfficeinJingdezhen,JiangxiCommitteeSecretary.Startingin1939servedasrecorderoftheWestNorthOrganization,SecretaryoftheSpecialCommitte

6、eAfterthevictoryofthelongMarch,hehasbeentheNorthwestOfficeoftheFederationofStateenterprisesMinister,ShenmufuguSARmissions,DirectorofNingxia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andrecorderofthe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Ministersand31、(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从(公元前770)

7、年到(公元前476)年。32、(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33、列举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34、春秋末期,(长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北上争霸中原。35、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韩、燕、赵、魏、秦)。36、战国时期最先进行变法的是(魏国),收效最大的是(秦国)。37、商鞅变法时秦国的国君是(秦孝公)。38、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商鞅39、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李冰)为整治岷江,主持修建了既能

8、防洪又能蓄水灌溉的水利工程(都江堰)。40、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公元前356年),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变法的内容是:(1)鼓励农民开垦荒地。(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4)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变法的意义:秦的国力日趋强盛,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41、秦王(赢政)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灭掉六国,其顺序是:(韩、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