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克罗恩病 (crohn diseasecd)课件

精克罗恩病 (crohn diseasecd)课件

ID:19624488

大小:289.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04

精克罗恩病 (crohn diseasecd)课件_第1页
精克罗恩病 (crohn diseasecd)课件_第2页
精克罗恩病 (crohn diseasecd)课件_第3页
精克罗恩病 (crohn diseasecd)课件_第4页
精克罗恩病 (crohn diseasecd)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克罗恩病 (crohn diseasecd)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安宇亮Crohn病习称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或肉芽肿性肠炎,是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和临近结肠,呈节段性分布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粘膜、肝脏等肠外损害。本病有终生复发倾向,重症患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15-30岁多见,欧美多见。病理本病有淋巴管闭塞、淋巴液外漏、粘膜下水肿、肠壁肉芽肿性炎症等一系列病理特征。病变可累及全消化道,以同时累及回肠末段与临近右侧结肠者为最多见;其次

2、为只累及小肠(主要在回肠,少数见于空肠)。病变分布呈节段性,组织学为全壁性肠炎,非干酪性肉芽肿。临床表现起病大多隐匿、缓进,病程较长,可达数月或数年,病程呈慢性、长短不等的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有终生复发倾向。少数急性起病,表现为急腹症,酷似急性阑尾炎或急性肠梗阻。一、消化系统表现腹痛:为最常见症状。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疼痛伴有肠鸣,餐后加重,排便后暂时缓解。如持续性腹痛、压痛明显,提示炎症波及腹膜或腹腔内脓肿形成。全腹剧痛和腹肌紧张,可能是病变肠段急性穿孔所致。腹泻:为常见症状,由病变肠段炎症渗出、蠕动增加及继发性吸收不良引

3、起。腹泻开始为间歇性发作,病程后期为持续性。糊状便,一般无脓血或粘液,病变涉及结肠下段或直肠者,可有粘液血便及里急后重。腹部肿块:由于肠粘连、肠壁与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或局部脓肿形成所致。以右下腹与脐周为多见。瘘管形成:因透壁性炎性病变穿透肠壁全层至肠外组织或器官而形成瘘管。内瘘可通向其他肠段、肠系膜、膀胱、输尿管、阴道、腹膜后等处。外瘘则通向腹壁或肛周皮肤。瘘管形成是Crohn病临床特征之一。肛门直肠周围病变:部分病人肛门直肠周围瘘管、脓肿形成及肛裂等病变。二、全身表现发热:常见间歇性低热或中等度,少数呈弛张高热伴毒血症。发热系由

4、于肠道炎症活动或继发感染引起。营养障碍: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缺钙致骨质疏松等。因慢性腹泻、食欲减退及慢性消耗等所致。急性发作期有水、电解质紊乱。三、肠外表现部分病人有杵状指、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口腔黏膜溃疡、小胆管周围炎、硬化性胆管炎、慢性肝炎等。偶见淀粉样变性或血栓栓塞性疾病。并发症肠梗阻:最常见腹腔内脓肿吸收不良综合征急性穿孔、大量便血:偶见中毒性结肠扩张:罕见癌变:1%肠外并发症:胆石症、尿路结石、脂肪肝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实验室检查:Hb↓,活动期WBC↑,ESR↑,血清白蛋白↓,粪便OB

5、试验(+)。X线检查:X线表现为粘膜皱襞粗乱,纵行溃疡或裂沟,鹅卵石征,假性息肉,多发性狭窄,瘘管形成等征象,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可见跳跃征、线样征。结肠镜检查:内镜下可见病变呈节段性分布,见纵行或匐行性溃疡,溃疡周围粘膜正常或增生呈鹅卵石样,肠腔狭窄,炎性息肉,病变肠段之间粘膜外观正常。活检有时可见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诊断Crohn病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只能根据病史、X线和结肠镜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作出临床诊断。但必须排除肠道感染性疾病或非感染性疾病及肠道肿瘤。WHO标准:①非连续性肠道病变;②肠黏膜呈铺路卵石样表现或有纵行溃疡;③全层性肠道炎症性

6、病变,伴有肿块或狭窄;④结节病样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⑤裂沟或瘘管;⑥肛门病变,有难治性溃疡、肛瘘或肛裂。①②③疑诊;加上④⑤⑥之一者可确诊;④加上①②③中的两项,也可确诊。太原标准:太原标准分为临床诊断标准和病理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典型的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右下腹或脐周疼痛,可伴有呕吐、腹泻或便秘。阿弗他口炎偶见。有时腹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炎性肿块。可伴有肠梗阻、瘘管、腹腔或肛周脓肿等并发症。可伴有或不伴有系统性症状,如发热、多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等X线表现:有胃肠道的炎性病变,如裂隙状溃疡、鹅卵石征、假息肉、单发或多发性狭窄、瘘管形成等,病变呈

7、节段性分布。CT可显示肠壁增厚的肠襻,盆腔或腹腔的脓肿。内镜检查:可见到跳跃式分布的纵行或匐行性溃疡,周围粘膜正常或增生呈鹅卵石样,或病变活检有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或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具备1为临床可疑,若同时具备1和2或3,临床可拟诊为本病。病理诊断标准1、肠壁和肠系膜淋巴结无干酪样坏死2、镜下特点①节段性病变,全壁炎;②裂隙状溃疡;③粘膜下层高度增宽(水肿,淋巴管、血管扩张,纤维组织、淋巴组织增生等所致);④淋巴细胞聚集;⑤结节病样肉芽肿。确诊:具备1和2项下任何四点。可疑:基本具备病理诊断条件但无肠系膜淋巴结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鉴别诊断需与各种

8、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及肠道肿瘤鉴别。特别注意:急性发作时与急性阑尾炎、慢性发作时与肠结核及肠道恶性淋巴瘤、病变单纯累及结肠者与溃疡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