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ID:19661783

大小:32.9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04

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_第1页
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_第2页
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_第3页
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_第4页
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篇一: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就中国教育与考试问题请教顾明远教授  王和平  王和平北京市北京创新研究所教育科研中心  电话:18033801707,15810932279,邮箱:18932947852@  提要: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本质异化、畸形发展,纸上谈兵、脱离实践,方针有疏、理论有误,普职分离、片面育人,以考论教、扼杀创新”,需要进行根本变革、综合改革和全面创新。考试制度以分取人、以偏概全,脱离实践标准,违反全面考核,背离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应当实行“

2、德智体美、理论实践全面育人、全面考核”,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本文提出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建议方案,供领导参考。  王和平致顾明远:向您请教,渴望指点。  顾明远复王和平:来件已阅,很有启发。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整个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认清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则是搞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乃至整个教育综合改革的必要前提。  一.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篇一: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就中国教育与考试问题请教顾明远教授  王和平  王和平北京市北京创新研究所教育科研中心  

3、电话:18033801707,15810932279,邮箱:18932947852@  提要: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本质异化、畸形发展,纸上谈兵、脱离实践,方针有疏、理论有误,普职分离、片面育人,以考论教、扼杀创新”,需要进行根本变革、综合改革和全面创新。考试制度以分取人、以偏概全,脱离实践标准,违反全面考核,背离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应当实行“德智体美、理论实践全面育人、全面考核”,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本文提出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建议方案,供领导参考。  王和平致顾明远:向您请教,渴望指点。  顾明远复王和平:来件已阅,很有启发。  考试招生制

4、度改革是整个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认清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则是搞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乃至整个教育综合改革的必要前提。  一.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发展迅猛,规模数量迅速扩大,资源条件显著优化,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中国教育的改革创新却相对滞后,教育性质、结构模式、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体制机制、质量效益却是问题严重、弊端丛生,长期陷入“纸上谈兵、灌输教条、死记硬背、以考论教、压抑个性、扼杀创造”的畸形状态,难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特别是杰出创新人才;教育改革又是重标轻本、单项独进、一波三折、阻力

5、重重,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素质教育推而不进,创新人才难以涌现,国家创新大业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所以,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规模数量、发展速度、资源条件、公平均衡、普及程度等外在性发展问题,而是教育性质、育人模式、价值目标、课程体系、内容方式、评价标准、质量效益等内涵性改革问题。具体而言,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和主要问题是“本质异化、畸形发展,纸上谈兵、脱离实践,方针有疏、理论有误,普职分离、片面育人,以考论教、扼杀创新”等综合性内在问题,亟需进行根本变革、综合改革、全面创新。  (一)本质异化,畸形发展  所谓本质异化,是指我们

6、的教育性质远离了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但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却鲜有教育家去研究。在人类思想史上,  马克思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界定,他从四个方面揭示了人的本质:一是人的实践本质,马克思指出:“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实践)是人的“类本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觉”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自由”是遵循规律、驾驭规律、活用规律。也就是说,有目的合规律地改造世界、创造文明的“劳动实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马克思以“最蹩脚的建筑师”与“最灵巧的蜜蜂”作对比,指出:蜜蜂筑巢依靠本能,具

7、有盲目性、遗传性、重复性;人类建房先有蓝图,具有计划性、合律性、能动性。人是自由自觉的实践主体。二是人的社会本质,即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结为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形成不同性质的社会集团,人的社会存在、经济地位、社会阶层等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人的政治本质和思想本性。就像生物细胞属于机体的特定组织,并具有那个组织的特定性质那样,人也具有某种社会集团的特定性质,如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这是人的“类内本质”。三是人的人格本质,即人的价值追求、情感需要体现人的个性本质,具体表现为人的需要动机、激情意志、价值信

8、念、气质性格等个性品格。四是人的生命本质,即人作为社会动物的生物本质,体现在身心强健、主动适应、超越发展等生命活力。概而言之,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创造文明的社会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