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

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

ID:19684676

大小:711.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0-04

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_第1页
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_第2页
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_第3页
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_第4页
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贵州大学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3302号2013年6月36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原设计生产规模30万t/a,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1月颁发了振兴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730191,生产规模30万t/a)。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加快全省煤矿整合、技改和调整布局工作进度第二十一次调度会情况汇报》,振兴煤矿扩建后生产规模为90万t/a,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10月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52

2、00002009071120032517,生产规模90万t/a)。贵州省能源局以黔能源煤炭〔2012〕126号《关于对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初步设计的批复》对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设计生产规模90万t/a。项目建设符合兴仁县煤炭开发总体规划、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本次环评工作也对原有环保设施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振兴煤矿矿区范围由10个拐点圈定,面积3.7862km2,开采标高为+1620m~+950m。振兴煤矿工业资源储量6284万t,设计资源储量5800.45万t,设计可采储量4481.08万t,设计生

3、产能力90万t/a,服务年限35.5a,其中一采区服务年限4.4a,二采区服务年限6a。现振兴煤矿(扩建)原煤开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已编制完成,可供关心本项目建设的公众参阅。 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项目的建设或相关环境问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或写信等发表关于本报告书简本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建设单位:黔西南州兴仁县振兴煤矿(邮编562311 )传真:0859-6532185联系电话:18224925643联系人:钱远银Email:1156965710@qq.com评价单位:贵州大学(

4、邮编550003 )传真:0851-4732256联系电话:0851-4732256联系人:周丕康Email:ZPK3099@126.com36公告有效期限为:本公告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目 录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规模及建设地点11.2工程简况21.3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71.4与相关规划及政策符合性分析72项目周围环境现状92.1环境保护目标92.2环保设施运行现状92.3环境现状113项目环境影响及主要环境保护措施123.1施工期环境影响123.2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43.4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措施2

5、13.5环境风险243.6环境经济损益263.7环境监测计划274公众参与294.1公众参与方式及有关信息发布294.2公众意见调查统计与评述325结论及建议355.1清洁生产水平355.2总体结论355.3建议3536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规模及建设地点⑴项目名称及规模: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90万t/a原煤开采项目⑵建设单位:黔西南州兴仁县振兴煤矿⑶建设性质:扩建⑷建设地点:兴仁县潘家庄镇鸡场坪村⑸产品方案及流向:产品方案为单一的原煤,原煤经筛分、

6、选矸后主要流向贵州兴义电力发展有限公司(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表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指标1矿井建设规模90万t/a,矿井服务年限35.5a,其中一采区4.4a,二采区6.0a2产量递增计划从采区移交生产起1年内达产3井田范围井田面积3.7862km2,井田走向长0.3~2.0km,倾向宽3.2km,开采标高+1620m~+950m4煤层可采煤层7层煤(M1、M2、M3、M4、M5、M7和M8),均厚15.93m,煤层倾角9º5煤质M1、M2、M3、M4、M7和M8煤层为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M5煤层为中

7、灰、中高硫、特高热值无烟煤6资源/储量矿权内保有资源量7040万t,工业资源/储量6284万t,设计资源/储量5800.45万t,可采储量4481.08万t7井田开拓方式平硐—斜井综合开拓,主平硐分别采用胶带运输机运输及蓄电池机车运输,副斜井分别采用胶带运输机运输及提升绞车运输8井筒数目设主平硐、副平硐、副斜井、1号风井和2号风井,其中2号风井新建,其余利用9采煤工艺与采煤方法下煤组采用高档普采,上煤组采用综采,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跨落法管理顶板10采区划分与首采区全井田划分2个水平(+1371m和+1156m)、上煤

8、组(M1、M2、M3煤层)划分二、四采区,下煤组(M4、M5、M7、M8煤层)划分一、三、五、六采区,煤组间联合布置,首采区为一、二采区11采区开采顺序下煤组开采顺序一采区→三采区→五采区→六采区,上煤组开采顺序二采区→四采区,二采区采用上行式开采,其余采区采用下行式开采,采区工作面采用后退式12矿井瓦斯等级矿井为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