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麟年谱新编

贺麟年谱新编

ID:19686551

大小:110.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05

贺麟年谱新编  _第1页
贺麟年谱新编  _第2页
贺麟年谱新编  _第3页
贺麟年谱新编  _第4页
贺麟年谱新编  _第5页
资源描述:

《贺麟年谱新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贺麟年谱新编摘要:贺麟,四川省金堂县人,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贺麟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的重镇。贺麟学贯中西,在中国哲学方面也有极高造诣,是“新心学”的创建者,被尊为现代新儒学八大家之一。本文择要谱叙贺麟的生平事迹及其著述。关键词:贺麟;哲学家;翻译家;年谱;事略;著述1902—1908年0—7岁贺麟,字自昭,清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十九日(1902年9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金堂县(位于成都市东北部)五凤乡(今五凤镇)杨柳沟村一个士绅家庭。父亲贺松云,晚清秀才,卒业于金堂正精书院,曾主持乡里和县里

2、的教育事务——当过金堂中学校长、县教育科长。居家期间,贺松云常教贺麟读《朱子语类》和《传习录》。1909年8岁贺麟入私塾读书,不久随姑太到镇上读小学。虽然所学仍不外乎《四书》、《五经》,且重在记诵而轻乎理解,但幼年贺麟却凭其聪慧,亦稍能领悟儒家思想之奥义而深受其熏陶,尤其是对宋明理学,虽只是一知半解,浅知粗义,但却特别感兴趣,这为他后来研习国学打下了基础。贺麟后来说他“从小深受儒家熏陶”,“特别感兴趣的是宋明理学”[1]。1914—1916年13—15岁贺麟13岁小学毕业,但因身材矮小、身体瘦弱,父母不放心他独自到外地读书,遂命贺麟仍在小学进修。书籍为贺麟打开了一扇超越时空的窗口,他暗暗

3、立下志愿,“我要读世界上最好的书,以古人为友,领会最好的思想”。1917—1918年16—17岁1917年,贺麟考入省立成(都)属联中——石室中学,主学宋明理学。贺麟的普通科目成绩平平,但国文课却锋芒大露,是“全校能把文章写通的两个人之一”(国文老师语)[2]。1919年18岁秋,贺麟以优秀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属中等科二年级,开始接受长达七年的正规高等教育。清华期间,贺麟在思想上受到梁启超(1873—1929)、梁漱溟(1893—1988)、吴宓(1894—1978)等人的影响。9月,贺麟所撰《新同学新校风》刊于《清华周刊》第24卷第2期,文章提

4、倡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中国固有之美德”和孔孟“忠恕之道”。1920年19岁校内服务性的《平民周刊》选编辑,贺麟被选中。暑假,随学校组织的消夏团到北京西山开展集体活动。1921—1922年20—21岁仍在清华学校学习。1923年22岁贺麟先后听梁启超所开几门关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课程,对学术研究产生浓厚兴趣。在梁启超指导下,贺麟写成《戴东原研究指南》一文,发表于《晨报》副刊(1923年12月8—12日),又在《清华周刊》发表《博大精深的焦理堂》。1924年23岁仍在清华学校学习。本年,梁漱溟应邀来清华短期讲学,贺麟抓住这一良机,拜访梁漱溟几次。梁漱溟推崇王阳明,他对贺麟说:“只有王阳明

5、的《传习录》与王心斋的书可读,别的都可不念。”1925年24岁任《清华周刊》总编辑。吴宓为高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翻译”(外文翻译),讲授翻译的原理和技巧,并辅导翻译练习。贺麟、张荫麟(1905—1942)、陈铨(1905—1969)是选修此课最认真的学生,三人后被称为“吴门三杰”。在吴宓的悉心指导下,贺麟的翻译水平迅速提高。贺麟开始翻译英文诗歌和散文,阅读严复的译作。后撰成《严复的翻译》一文,发表于《东方杂志》第22卷第21期(1925年11月)。在吴宓的影响下,贺麟打算“步吴宓先生介绍西方古典文学的后尘,以介绍和传播西方古典哲学为自己终身的‘志业’”[3]。本年,基督教大同盟在北平举行

6、会议。贺麟代表《清华周刊》,在本刊发表《论研究宗教是反对外来宗教传播的正当方法》,表明他对外来宗教所持有的理性的同情态度。同年,贺麟被选为“沪案(五卅惨案)后援团”的两个宣讲人之一,于暑假公费到石家庄、太原、开封、洛阳、信阳等地宣传鼓动,宣传三民主义。1926年25岁夏(7月),贺麟毕业于清华大学。多年的求学生涯使他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没有学问的民族,是要被别的民族轻视的”。为此,他决定远涉重洋,赴美求学。8月,贺麟乘一艘美国客轮离开祖国,踏上了“取经”之路。9月,贺麟插入俄亥俄州的奥柏林(Oberlin)大学哲学系三年级学习,希望学得西方古典哲学这个西方文化的正宗,并把它介绍到中国,借

7、以帮助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在奥柏林大学,学习拉丁文、心理学、哲学史、宗教哲学、伦理学以及圣经等课程。在奥柏林大学学习期间,贺麟先后撰写了《神话的本质和理论》、《魔术》、《村社制度研究》、《结婚、离婚的历史和伦理》、《论述吉伍勒的伦理思想》等论文,诸文后皆收入《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1927年26岁为纪念斯宾诺莎(BaruchdeSpinoza,1632—1677)逝世250周年,耶顿夫人(Mrs.Yeaton)在家组办读书会,贺麟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