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线与拨地测量

定线与拨地测量

ID:19700662

大小:459.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04

定线与拨地测量_第1页
定线与拨地测量_第2页
定线与拨地测量_第3页
定线与拨地测量_第4页
定线与拨地测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定线与拨地测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定线与拨地测量第一节定线测量和拨地测量概述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来实施的。城市道路网是由城市范围内所有道路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城市总体规划图的基本骨架,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就已拟定。为了使城市规划能正确实施,需要进行城市规划道路定线测量。定线测量就是将规划图上设计的道路中心线或边线(即红线)位置,转移到实地,为城市详细规划、各种市政工程的定线和建筑用地界桩的测设,提供必要的依据,起着控制把关的作用。规划道路定线测量与市政工程道路定线测量有所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1、规划道路定线属于规划阶段的测量工作,定线工作只需要定出道路中线,它并不意味着近期就要筑路、

2、修路;而市政工程的道路定线则属于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除定出道路的中线外,还要测绘带状地形图及道路的纵、横断面等,向设计部门提供详尽的测绘资料,为近期内筑路、修路做准备。2、规划道路的红线是具有规划法规效用的法线,控制道路红线内及临时新建各种建筑物的位置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市政工程道路定线仅仅是为了道路工程本身的平面定位,其所起的作用比规划道路定线要小得多。城市规划道路定线和市政工程道路定线虽有区别,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甚至是紧密联系的。对于新开发地区或新辟道路,市政工程道路定线必须受规划道路中线的控制;对于已成道路,规划在后,则应结合现状充分利用。现在城市规划建设提倡“综

3、合开发,配套建设”,采取统一征地拆迁和“先地下、后地上、先修路、后建房”的办法。若以已建道路的中线作为规划道路的中线,则两者就合二为一了。拨地测量工作是根据规划要求在实地确定建筑用地的边界线。在城市地区的建筑物的布局,往往依赖于规划道路的位置,边界线的测设通常是依赖规划道路中线进行的,以使建筑用地线或建筑物边线(称为建筑控制线)与规划道路红线保持正确的相对关系。第二节定线测量的方法一、定线测量的基本方法将图上规划道路的中心线,或红线位置测设到实地,其测设的方法通常有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一)图解法在地形图的二底图上,量取道路中心线或红线与邻近地物点的相对关系的图解数据,然后

4、在实地直接依据这些图解数据来确定所在位置,这种在图上量取数据的方法称为图解法。图解法定线的精度,取决于设计红线用的地形图的精度、比例尺大小、图纸伸缩以及图幅拼接精度等因素。一般说,其定线精度较低。这种方法仅适用于一般地区线路工程的初测及其占地、房屋拆迁的定线测量。(二)解析法将规划道路中线上的特征点的坐标,特征点间的方位角、距离等设计数据(通常称为定线条件),作为定线的依据。通过计算和测量手段,将中线放样到实地,并用坐标数据来表示整个线路的确切位置,这种方法称为解析法。根据作业方法,解析法定线测量又可分为解析计算法和解析实订法两种。1、解析计算法:根据规划红线图上所提供的定

5、线条件,计算出规划道路中线上的特征点的坐标,然后用测量放样的方法,在实地订出道路中线的位置。2、解析实订法:根据规划红线图上所提供的定线条件,在实地直接订出特征点的位置,随后测定这些点的点坐标。解析实订法是在实地直接定线,当线路较长或通视条件较差,障碍物较多的地区,作业较困难,且精度也不高,一般只适用于建筑控制线的订界。二、定线条件定线条件即每条规划道路的起止、走向、转折、路宽等审批认可的详细规划方案,并以文字加略图表述作为定线测量的依据。拟定的定线条件必须严密,不能模棱两可,互相矛盾。由于各规划道路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其定线条件也各不相同。1、根据道路中线与地物的相对关系

6、确定定线条件。例如规划道路中线与现状道路的中线重合或平行;或与沿线的建筑物墙面平行等。2、根据规划设计部门提供的规划道路中线各主要点(起点、折点、交叉点和终点)的设计坐标(包括解析坐标或图解坐标)。有些城市的规划部门并不提供规划道路中线的设计坐标和定线条件,仅提供大比例尺标有规划道路红线的蓝图,上面仅绘示规划红线的位置、走向、路宽、曲线半径等。测绘部门须根据红线蓝图判别和确定定线条件,计算求出中线上各特征点的坐标。确定和判别定线条件的方法有:1、量测中线的图解坐标在红线蓝图上量取规划道路中线上点的坐标,计算出中线方程并推算出各特征点(如交叉点、折点)的图解坐标,采用图解坐标

7、定线。2、实测建筑物或现状道路中线坐标。在图上判明规划道路中线与沿线的建筑物平行,或与道路的中线平行,应在实地采集建筑物或道路中线上点的坐标,然后确定规划道路中线的直线方程和推算各特征点的坐标,采用实测坐标定线。3、中线图解坐标与建筑物实测坐标相结合。若单用中线图解坐标,由于地形图精度关系,不能满足与有关建筑物的相关位置。反之,若单用实测建筑物坐标又不能控制道路全线的方位。在此情况下宜采用图解和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满足规划设计意图。第三节规划道路中线和特征点的求算方法在定线测中,规划道路中线位置是起主导作用的。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