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许地山小说的苦难情结和悲悯情怀

论许地山小说的苦难情结和悲悯情怀

ID:19706480

大小:4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5

论许地山小说的苦难情结和悲悯情怀_第1页
论许地山小说的苦难情结和悲悯情怀_第2页
论许地山小说的苦难情结和悲悯情怀_第3页
论许地山小说的苦难情结和悲悯情怀_第4页
论许地山小说的苦难情结和悲悯情怀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许地山小说的苦难情结和悲悯情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许地山小说的苦难情结和悲悯情怀南京大学中文系2002级  陈振中                            [指导教师:倪婷婷]摘要:关于许地山小说的题旨,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文本分析出发,剖析了许氏小说在小说人物设置和故事情节安排上的一系列特色,以及作品的另类美学风格,由此证明许氏作品从根本上表达的是他的深刻的悲悯情怀。对于主要由此种情怀导致的作品主旨与其时文学主潮之间的若即若离的关系,本文亦有较为妥帖的解说。关键词:许地山  悲悯情怀  弱者  苦难情结在五四一代新文学作家中,许地山是一个另类;更极致地说,他不仅在当时是

2、独行者,在这之后很多年,也还是一个孤单的类型。对于其人其书的评说,现在已有很多,大多从其作品与宗教的关系立论。其实,就思想方面来说,许氏的思想更接近于一种“大杂烩”的形态。在他的信仰中,佛耶道皆有,而以佛教影响最为深厚;除此之外,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其中找到五四时盛行的平民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印记。我们以为,许地山作品从根本上表达的就是他的深刻的悲悯情怀,而这种悲悯情怀来自于他对“人的苦难”的深刻体会和同情。我们在他的身上可以轻易发现强烈的“恋苦情结”,也可以轻易发现他的“扬弃宗教为人生”的写作意图和抒发个人悲悯情感的矛盾两极。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一

3、下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小说[1]的题材的若干特点,就可以清楚地证明这一点。        一除了少数作品之外,许地山的前后期的作品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表现在题材上,首先就是对大多数小说主人公的弱者角色的定位[2],而且,许氏并不是远距离的描写他们,而是真正从实际处境的方面同情他们。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弱者仅仅是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意义上的,而在许氏更为看重的精神道德层面,这些弱者中的很多人却具有极大的优势。在许地山的前期小说构架中,这些弱者的精神道德优势大部分来源于他们的宗教信仰,而且这些人通常有多重宗教或近似宗教的其他类型信仰。这种情

4、况以《商人妇》中的惜官和《缀网劳蛛》中的尚洁最为明显。惜官在被丈夫出卖之前,是一个深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恭顺妇人;但在后来,她先后还受到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又比如,尚洁在救助受伤的窃贼的时候,主要出于基督教的“宽恕”精神;但我们也可以从尚洁说服仆人的话中发现“救苦救难”的佛教用语。有些论者甚至还从尚洁被丈夫刺伤并休弃后隐居棕林的生活中,发现了中国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的影子。正是这些信仰使得许氏小说的主人公能够承受苦难,甚至进而消解苦难。在这里,许氏有意无意地把宗教的某些思想作为一种道德修养途径和人生态度来提倡。他从佛教的“众生皆苦

5、”、基督教的苦难意识、道教的顺应命运的自然发展等思想出发,努力地思考着人生的价值和对待人生的态度。正如一位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在许地山那里,宗教作为一种“粗俗的形态”已经被扬弃了,它作为一种“有修养的哲学形态”(恩格斯语)深深地沉积下来,成为他思考社会人生和艺术创造的一个特有的视角。[3]许地山的这种“扬弃宗教为人生”的写作意图在前期的小说集《缀网劳蛛》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尽管“缀网劳蛛”式的人生态度早在茅盾开始的批评家那里就没有获得很高的评价——多数是认为这种人生态度具有两面性——但是,这作为当时许氏试图在思想上与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写

6、作宗旨靠拢的证据,具有特殊的文学史意义。在许氏小说主人公的弱者行列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女性的身影。粗略统计,这些女子就有敏明(《命命鸟》)、惜官(《商人妇》)、和鸾(《换巢鸾凤》)、尚洁(《缀网劳蛛》)、云姑(《枯杨生花》)、祖母(《读〈芝兰与茉莉〉因而想及我的祖母》、“她”(《归途》)、陈情(《人非人》)、春桃(《春桃》)、玉官(《玉官》)、麟趾(《女儿心》)等11个,占了17篇以弱者为主人公的小说的一大半。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这固然与女性在封建社会所受苦难最深有关,但是许氏在这里看重也许并不在于这其中所包含的反对封建礼教的意义,而在

7、于这种苦难适合他的描绘,他可以从中挖掘到表达他对人的悲悯和对苦难的体认的契机。换言之,女性的苦难只是许氏心目中的“众生的苦难”的代表而已。同时,女性形象似乎也更适合承载作者赋予的那些比较高洁的情怀节操。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许氏的写作意图虽然并未直接或明显地指向罪恶的社会制度和传统礼教之类,但是他在小说中于发泄悲悯感伤之余流露出的些许怨愤,以及一些左翼评论家的解读,使得他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与五四的“反封建反礼教”的精神也有若干合拍之处。在小说的主人公的选择方面,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从《缀网劳蛛》中的尚洁和《醍醐天女》中的“我母亲”开始的

8、转向塑造理想人物、并表达作家理想的人生姿态的趋势。这种趋势肇始于《商人妇》,但这篇小说似乎更着重于对苦难的呈现和感叹,宣扬作家理想的人生姿态倒是其次。从尚洁开始,作家摆脱了单纯描绘苦难的写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