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音乐课件莫扎特2人音(五线谱)(2014秋)

四年级上音乐课件莫扎特2人音(五线谱)(2014秋)

ID:19710843

大小:749.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0-05

四年级上音乐课件莫扎特2人音(五线谱)(2014秋)_第1页
四年级上音乐课件莫扎特2人音(五线谱)(2014秋)_第2页
四年级上音乐课件莫扎特2人音(五线谱)(2014秋)_第3页
四年级上音乐课件莫扎特2人音(五线谱)(2014秋)_第4页
四年级上音乐课件莫扎特2人音(五线谱)(2014秋)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音乐课件莫扎特2人音(五线谱)(2014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56莫扎特1791-莫扎特的母亲莫扎特的父亲莫扎特(1756—1791年)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1719—l787年)是萨尔茨堡的宫廷乐队副队长、作曲家。他不仅是专业音乐家,而且是一位有教养和正直的人。他写的《小提琴教材》一书(1756年,小莫扎特出生那年出版)是18世纪著名的乐器演奏教科书,其意义与埃曼纽尔·巴赫的键盘乐教科书、匡茨的长笛教科书同等重要。由于发现小莫扎特的音乐天赋,为全力培养儿子,他中断了自己的音乐活动,甚至未能晋升为乐队长。神童莫扎特莫扎特的姐姐神童莫扎特:4岁跟父亲学

2、钢琴5岁作曲6岁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一部歌剧莫扎特仅仅活了35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一、莫扎特的生平莫扎特的生活和创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少年时期1762—1773年6-17岁萨尔茨堡时期1774—1781年18-25岁维也纳时期1781—1791年25-35岁少年莫扎特,在父亲的精心安排下,他接触了欧洲当代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莫扎特接触了尽可能多的音乐家和音乐,跟他们学习作曲技术,这些都使他以后得以成为他的时代在

3、创作上、风格上最为广泛的一位作曲家。少年莫扎特在旅行演出中一方面熏染了贵族上流社会的风尚礼仪和华丽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因处于市民音乐家的低下地位,也使他养成了清高自傲、蔑视权贵的性格。而带有商业性质的繁重的演出活动,又摧残了他的健康。少年时期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在伦敦出版:6首羽管键琴小提琴(或长笛)的奏鸣曲♪、写作了3首交响曲♪、创作了歌剧《虚伪的善意》(1768年12岁)《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娜》(1768年)1773年(17岁),莫扎特在g小调交响曲中,明显地反了受海顿“狂飚时期”的创作影响,开始显示莫扎特自己的风格。

4、2、萨尔茨堡时期(18-25岁)1774—1781年,莫扎特基本生活在萨尔茨堡。在父亲的辅导下,弥补被中断了的音乐文化学习,包括拉丁、意、法、英语等(这对他后来旅行各国及一生寻觅歌剧脚本都带来极大的益处)。此时的莫扎特还利用旅行中获得的知识和素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时已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的自由,他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在1777年9月获得大主教的同意,又跟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行演出。莫扎特为了另谋职业永远离开萨尔茨堡,他先后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学、演出,此间又加深了对不平等制度的认识

5、和体会。在曼海姆时,他得到一些市民音乐家的帮助与同情,接触曼海姆乐派,听到他们第一流的管弦乐队的演奏。由于母亲病逝,又未能谋到职位,莫扎特只得于1779年1月回萨尔茨堡。萨尔茨堡时期,莫扎特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协奏曲奏鸣曲交响曲四重奏小夜曲嬉游曲以及他的最好的一部正歌剧《伊多梅纽》。莫扎特在萨尔茨堡时期的作品,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狂飚运动思潮的影响,在形式上出现了新的因素。♪、在奏鸣曲式中:第一乐章的呈示部,出现了与第一主题相对比的第二(或更多的)主题;再现部中,常常改换主题出现的次序,有时对主题材料也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6、、在第一、二乐章间,有了强烈的力度对比。这些手法,增强了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的戏剧性,使古典奏鸣曲式进一步形成。3、维也纳时期(25-35岁)1781—1791年,莫扎特是在维也纳度过的。这时他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辞呈,到维也纳谋生。莫扎特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作曲家。此后他虽然名义上是自由作曲家,实际上仍然无力抗争封建社会对他的压迫。在维也纳的10年,成为莫扎特创作中最重要的10年。1781年,他和大主教决裂后,写出了著名的歌剧《后宫诱逃》。该剧于1782年7月首

7、演,获得很大成功。1782年,莫扎特在没有征得父亲的同意的情况下,同一位曼海姆音乐家的女儿结了婚,又一次向封建传统挑战。莫扎特没有固定职业,繁忙的写作和演出、几个孩子接连早夭、妻子重病、精神上和债务上沉重的负担等等,压得他透不过气。生活的磨难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莫扎特的妻子莫扎特的两个儿子莫扎特在维也纳和海顿结下深厚友谊。莫扎特向海顿学习了四重奏和交响乐的创作经验,并写了6首弦乐四重奏赠送给海顿。1784年,莫扎特加入了“共济会”。莫扎特热心参加了这个带有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的秘密宗教团体的活动。莫扎特对“共

8、济会”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有强烈共鸣,并在这种思想的启示下写出了许多作品。(如:歌剧《魔笛》)1785年,一度倒闭了的维也纳民族剧院恢复,莫扎特有了机会从事歌剧创作:《剧院经理》1786年《费加罗的婚姻》1786年《唐璜》1787年在维也纳,莫扎特对巴赫的复调技法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这对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