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疾病关系的课件

肥胖与疾病关系的课件

ID:19714246

大小:10.56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05

肥胖与疾病关系的课件_第1页
肥胖与疾病关系的课件_第2页
肥胖与疾病关系的课件_第3页
肥胖与疾病关系的课件_第4页
肥胖与疾病关系的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肥胖与疾病关系的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肥胖与疾病【---代先敏】世界上最胖的人墨西哥男子:曼努埃尔·乌里韦【体重:550kg】你想成为哪样的人?很多人只关心疾病却不关注健康“我一生最大的失败是没有关注健康,而在关注疾病,我知道我以前没有病,现在知道了,却要失去生命……”健康状态图健康5%疾病20—25%亚健康(亚临床状态)肥胖也是健康的最大杀手不仅影响仪容怎么知道自己体重是否标准?BMI标准体重(千克)/身高(米)2东方人正常值:18.5~22.9过重:23~24.9第一度肥胖:25~29.9男性体重指数(BMI)的增加与男性食管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

2、和肾癌等发病危险显著相关。体重指数每增加5,食管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肾癌发病危险分别增加52%、33%、24%和24%。女性BMI的增加与女性子宫内膜癌、胆囊癌、食管腺癌和肾癌等发病危险显著相关。体重指数每增加5,子宫内膜癌、胆囊癌、食管腺癌和肾癌发病危险分别增加59%、59%、51%和34%。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代谢异常脑血管病胆石症癌症肺功能脂肪肝性功能借刀杀人沈殿霞著名演员重度肥胖,引发了糖尿病、胆石症、胆管炎、胆管癌,以及最后的肾衰、感染、败血症、肺水肿等一群病,最终死亡。胆管癌肥肥后来得了胆管癌,与

3、她原先患有的胆石症不无相关。资料显示,无论肝内胆管癌还是肝外胆管癌,原发性者较少见,有16%~30%的胆管癌病人伴有胆结石,故结石的慢性刺激被认为是胆管癌发病的因素之一。郑欣宜尽管表面上肥肥似乎对肥胖不以为然,甚至有时还以自己的体形做笑谈:“别人找我拍戏做节目就是看中了我的这个形象,我要是瘦了,我还靠什么啊?”但实际上她对肥胖却是痛彻心扉的,这一点从她对女儿减肥的决心上可以看出。肥肥之女郑欣宜也曾经是个胖妞,但是肥肥硬是狠下心来帮助女儿减掉了45斤体重,从而让女儿呈现出婷婷玉立的体态。形成肥胖的因素遗传能量的代谢内

4、分泌的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过量的脂肪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过量的蛋白质零食+甜食饮酒肥胖的类型单纯性肥胖体质性肥胖获得性肥胖原因:先天性。体内物质代谢较慢,物质合成的速度大于分解的速度。现象:脂肪细胞大而多,遍布全身。原因:由饮食过量引起。食物中甜食,油腻食物多。现象:脂肪多分布于躯干。肥胖的类型病理性肥胖柯兴综合症原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质醇分泌过多现象:脸,脖子和身体肥大,但四肢则脂肪不多。胰源性原因:胰岛素分泌过多,代谢率降低,使脂肪分解减少而合成增加现象:全身肥胖性功能降低原因:脑性肥胖病,伴有性功能丧失

5、,或性欲减退。现象:乳房,下腹部,生殖器附近肥胖肥胖的类型病理性肥胖垂体性原因:脑垂体病变导致垂体前叶分泌过多生长激素现象:全身骨头,软组织,内脏组织增生和肥大。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因:甲状腺功能减退现象:肥胖和粘液型水肿药源性原因:药物的副作用引起,如由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现象:在服药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肥胖,比如有些患有过敏性疾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的病人。肥胖对人体的危害大约50%肥胖者有肝内脂肪浸润,即患有脂肪肝;肥胖者患猝死、脑卒中、冠心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率分别是非肥胖者的2.8、2.0、1.5及1.9倍,

6、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者的2~10倍;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10倍;50岁以下的肥胖妇女脑梗死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4倍。另外,肥胖者患上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子宫癌等疾病的几率也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肥胖对人体的危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肥胖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肥胖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肥胖增加癌症发生的危险性此外还有关节软组织损伤、生殖能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碍等肥胖与心脑血管疾病肥胖和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之间有明确的流行病学联系,这大大地增加了肥胖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首先,肥胖和高血压

7、高血压病患者患冠心病(CHD)的危险为正常人的2~3倍,卒死的危险为正常人的7倍。肥胖可能是引起高血压的最重要的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轻度肥胖症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时自觉症状并不明显,但当肥胖症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多种并发症,而此时治疗显然有些晚了。目前已经正式肥胖不仅易引起高血压增高,还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其原因与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及时减肥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正常动脉脂肪线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局部症状血管闭塞刘德一著名演员心脏病,享年63岁高秀敏著名演员心

8、脏病,享年46岁肥胖与消化系统疾病肥胖会造成血中胰岛素过度分泌,越为严重的肥胖者,其空腹时胰岛素浓度越高,而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无法相对地提高,所以形成血糖升高的现象。并且实验发现,较胖者其细胞中胰岛素受体较少,或是在接受胰岛素时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肥胖者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2—10倍)。若是体重减轻,则会改善血糖不正常的情况。肥胖症患者与正常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