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常见鱼类调查

滇池常见鱼类调查

ID:19714252

大小:1.89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05

滇池常见鱼类调查_第1页
滇池常见鱼类调查_第2页
滇池常见鱼类调查_第3页
滇池常见鱼类调查_第4页
滇池常见鱼类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滇池常见鱼类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滇池常见鱼类调查班级:高一九班答辩成员:张荣彬王海瑞洪夏蕾陈璐陆若枫调查目的近30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盲目引种,水质恶化,过度捕捞等原因,80%的滇池土著鱼类濒临灭绝。作为滇池特有鱼类的金线鲃在滇池水域也难觅踪迹,仅少量存在于滇池周边未受污染的溪流及龙潭中。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次调查,呼吁所有的人尽自己的一份力保护滇池濒危鱼类,不要再破坏他们仅存的生活环境。回望过去滇池水域,群山环抱,河流纵横,良田万顷,人称“高原江南”。在池的周围,有渔村和风帆点缀的观音山风景区;有花光树影的白鱼口空谷园;有绵亘数里,水净沙明的海埂湖滨浴场和秀美隽逸的大观楼公园等等,都

2、是十分惬意的游览之地。彼岸那巍峨雄壮的西山之巅,水浮云掩。那湖泊的秀丽与大海般玄境便呈现在你的眼前。滇池既有湖泊的秀丽,亦有大海的气魄。而如今却......滇池的一些鱼类为什么会绝迹?提出问题:1.滇池全湖富营养化,污染严重;2.蓝藻水华持续爆发,严重破坏滇池环境;3.外来鱼类物种入侵;4.人类的过度捕捞。原因:造成滇池污染的原因1.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带;2.生活污水进入滇池;3.工业废水进入滇池;4.农业面源污染;5.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6.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7.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湖

3、面缩小,湖盆变浅,进入老龄化阶段,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以前滇池的鱼类特征:体较短,前段近圆筒形,向后略侧扁。头大,吻较短。前、后鼻孔相邻,前鼻孔在鼻瓣中。口下位,口裂弧形。生活习性:栖息于缓流河段的石砾缝隙或水草丛中,以底栖的昆虫幼虫为食。分布:滇池,金沙江的支流。昆明高原鳅特征:体极细长,前段近圆筒形,向后渐侧扁。头较小。眼小,位于头背部。吻锥形,前后鼻孔相邻。口下位,口裂呈弧形。上下唇厚,中央有缺刻,上颌中央具一弱的齿状突。须3对。尾柄高,上下缘均有软鳍褶,上缘软鳍褶前端位于臀鳍基上方。背鳍起点近吻端。腹鳍起点相对背鳍起点略前或略后,末端远

4、不达肛门。前背无鳞,头和胸腹部裸露,其余体被小鳞。分布:滇池,长江及其附属水体、南盘江水系红尾副鳅特征:体中等长,侧扁。头较大,吻钝。前后鼻孔分离,前鼻孔短管状,后鼻孔周围无瓣膜,紧位眼前上缘。口端位。尾鳍后缘平截,上、下角钝圆。体侧和背部有许多不规则褐色斑纹,头背具虫状褐色斑纹。背鳍基部黑色,中央具有斑纹1条,其余各鳍灰色。生活习性:水草丰茂的山溪缓流中。分布:滇池、杨林湖、贵州草海。黑斑云南鳅俗名:大白鱼、桃花白鱼特征:体长而侧扁,吻端尖。口端位,无须。腹棱自腹鳍基之后明显隆起伸至肛门。尾鳍叉形,叶端尖。体呈银白色,背部灰褐色,体侧呈现淡蓝色反光

5、。生活习性:栖息于水体的中上层,主要食物为水草,其次为小鱼虾。分布:滇池。多鳞白鱼特征:体中等长,侧扁。头侧扁。吻稍钝。前、后鼻孔分离,前鼻孔短管状;后鼻孔周围无瓣膜,紧位眼前上缘。眼中等大,侧上位。口次下位,弧形。生活时体背和体侧淡绿色,腹部灰白色,沿体侧中轴有一列近椭圆形黑斑,其上、下两侧也有不规则黑色斑纹。生活习性:栖息于湖岸具泉水龙潭出水的浅水区水流缓慢处,集群于水底,行动较迟缓。分布:滇池、抚仙湖、洱海。侧纹云南鳅特征:体长形,侧扁。背缘平直,腹缘呈弧形。头前部平扁。吻短宽。眼大,侧上位。口上位,口裂横直。下颌长于上颌,颌齿尖小,无须。生活

6、习性:喜微流水环境,栖息于湖泊、水库、坝塘的近岸浅水处,以及稻田、水沟、河滩积水潭的清洁水域。分布:云南各水系、滇池、洱海、异龙湖。中华青鳉特征:体较短而高,侧扁。头的背面平直,中部稍下凹,头后背部隆起,吻端圆。口次下位,上颌长于下颌。须2对,发达。侧线鳞明显大于体鳞。头背及侧线以上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生活习性:食物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也食少量的丝状藻和高等植物碎片。分布:滇池。滇池金线鲃昆明裂腹鱼昆明鲇乌鳢银白鱼异色云南鳅云南光唇鱼俗名:石头鱼、油鱼特征:体延长,头略扁平。口下位,下唇宽阔,形成吸盘,略呈圆形,中央有一明显的略呈圆形的肉质垫,其前缘和

7、侧缘形成一马蹄形的隆起。吸盘小,后缘游离,呈圆弧形。生活习性:喜生活在湖湾水缓风小的清水环境,以刮食岸边石面的周丛生物。分布:滇池。长江中上游、南盘江、元江等水系。云南盘鮈俗名:青波特征:体侧扁,腹部无棱。眼侧上位,口次下位,呈马蹄形。须2对。背缘具后缘具细锯齿的硬刺。背鳍起点距吻端距离近于尾鳍基,位于腹鳍起点的前上方。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流水环境,为底层杂食性鱼类,以乱石间的藻类、水生昆虫的幼虫及水生高等植物、菜叶、谷物等为食。分布:金沙江、螳螂川、滇池、程海、长江。中华倒刺鲃泥鳅特征:体延长,前部略呈圆柱形,后部侧扁。背缘和腹缘较平直。头较尖。眼

8、小,侧上位。无眼下刺。口下位。须5对。背鳍起点位于体之后半部,腹鳍垂直上方之前。生活习性:喜栖息在缓流或静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