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ppt课件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ppt课件

ID:19720503

大小:5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5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ppt课件_第1页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ppt课件_第2页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ppt课件_第3页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ppt课件_第4页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输液不良反应系指因输液而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习称“输液反应”。最常见的输液反应: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热原反应。其他尚有热原样反应、过敏反应、药物被微生物污染而造成的全身感染等。相关药物不良反应是指静脉输液中加入的相关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引起的任何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热原反应是指输液过程中由于热原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的发热或寒战反应,其作用强弱与输入的热原量有关。热原主要是细菌代谢物(内毒素)以及输液生产时被污染,经消毒灭菌后被杀死破坏的微生物,热原的主要成分为高分子量的脂多糖类物质。常见的输液反应的原因与机制如下:

2、一、发热反应:(一)、原因发热是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而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或橡皮胶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三)、防治 1、轻者减慢滴注速度,注意保暖,针剌合谷、内关;重者停止输液,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2、输液用具作好去除热源的处理。 3、耳针治疗输液反应:输液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反应,可在肢体对侧耳上选神门、肾上腺穴进行针灸,作强刺激后留针至输液结束。 4、保留剩余的溶液和输液胶管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常见的输液

3、反应的原因与机制如下:(三)、防治措施 1、发现上述问情况,立即停止输液。 2、输液时应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对患心脏病、老年及儿童患者,尢须特别注意。 3、如出现急性肺水肿症状,须立即使病人端坐,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声心脏负担。4、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漏出液的产生,同时最好使氧气温通过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因酒精能降低肺泡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症状。 5、视病情给镇静剂和扩张血管药物,及洋地黄等强心剂。6、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剂袖带作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

4、脉血仍可通过,并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止血带的解除应逐渐进行。此外,静脉放血200ml-300ml也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但贫血病人禁用。常见的输液反应的原因与机制如下:三、静脉炎1、原因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剌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旨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2、症状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剌激务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技

5、术操作,对血管有剌激性的药物如四环素,氢化可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4、治疗 (1)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的酒精或50%的硫酸镁行热湿敷。 (2)超短波治疗。 (3)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用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150g,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60g,天花粉300g,将药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本方有清热、除湿、疏通气血、止痛、消肿作用外敷后病人有清凉舒适感,起止痛、消炎作用)。 (4)如有合并感染,视病情给抗生素治疗。常见的输液反应的原因与机制如下:四、空气栓塞1、原因 空气

6、栓塞是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发症。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引起严重缺氧,可立即导致死亡。 2、症状 病人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地的、持续的"水泡声"。 3、预防 输液时避孕药须反空气排尽。如需加压输液时,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 4、治疗 (1)、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肺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动右心室,壁开肺

7、动脉入口,由于心脏跳动,分次少量进入肺动脉内。 (2)、氧气吸入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