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威权主义

论后威权主义

ID:19735919

大小:7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05

论后威权主义  _第1页
论后威权主义  _第2页
论后威权主义  _第3页
论后威权主义  _第4页
论后威权主义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后威权主义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后威权主义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形态——后威权政治,它专指威权政治行将结束,民主政治即将开始的政治。这个时期的社会充满让人兴奋的进步,同时也充满各种不稳定因素。中国步入后威权政治的经济条件比较脆弱,需要进行复杂的政治调适,才能安全度过这个阶段。笔者认为“有限的中央集权”、“坚实的社会自治”和“适度的地方民主”应该成为后威权政治的总体性调适目标。一、界定威权政治作为一种政治形态,需要与其它两种形态区别开来,一种是民主政治,一种是全权政治。[1]与民主政治的学理区分要归功于约瑟夫·熊彼特的研究工作,他最先清楚地界定了程序性民主的概念

2、。他认为,民主是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个人通过竞争人民的选票而得到做决策的权力”([1]p269)。它将这种程序性民主与另一种民主即实质性民主区分开来,后者根据权力的来源(如人民的意志)和目的(如公益)来界定民主。这另一种民主据说容易导致形似“民主”实为“威权”的后果。二战后,支持程序性民主和支持实质性民主的学者们发生了激烈的辩论。时至今日,虽不能说程序性民主获得了胜利,但至少可以说更多的学者倒向了熊彼特,或者说程序性民主成了主流观点。这种程序性民主在当代民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那里概括为竞争和参与两个标准,并进一步细化为八个指标[2]

3、([2]pp91-96)。于是,在评判一个政治体系是否民主时,越来越多的人遵循着熊式传统,要看“其中最有影响的集体决策者是否通过公平、诚实和定期的选举产生,在这种选举中候选人可以自由地竞争选票,而且基本上所有的成年人都可以参加选举”([3]pp5-6)。所以,如果用一个否定句来界定威权政治,那么威权政治属于不是通过公平、诚实、定期和竞争性的选举来产生关键决策者的政治。如果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区分威权政治与民主政治,那么其标准是政府中的核心决策者是否受社会(由个人组成的集体)通过可靠的程序化方式(公平、诚实、定期和竞争性的选举)进行有效的控

4、制(选举与核心决策的产生有真实的相关性)。将威权政治与全权政治区分开来在学理上要困难一些。有的教科书将全权政治视为威权政治的一种([4]pp90-93)。但许多学者还是坚持将二者归为不同的类型。全权政治的经典定义是由费德里奇和布里辛斯基([5]  论后威权主义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形态——后威权政治,它专指威权政治行将结束,民主政治即将开始的政治。这个时期的社会充满让人兴奋的进步,同时也充满各种不稳定因素。中国步入后威权政治的经济条件比较脆弱,需要进行复杂的政治调适,才能安全度过这个阶段。笔者认为“有限的中央集权”、“坚实的社会自

5、治”和“适度的地方民主”应该成为后威权政治的总体性调适目标。一、界定威权政治作为一种政治形态,需要与其它两种形态区别开来,一种是民主政治,一种是全权政治。[1]与民主政治的学理区分要归功于约瑟夫·熊彼特的研究工作,他最先清楚地界定了程序性民主的概念。他认为,民主是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个人通过竞争人民的选票而得到做决策的权力”([1]p269)。它将这种程序性民主与另一种民主即实质性民主区分开来,后者根据权力的来源(如人民的意志)和目的(如公益)来界定民主。这另一种民主据说容易导致形似“民主”实为“威权”的后果。二战后,支持程序性民主

6、和支持实质性民主的学者们发生了激烈的辩论。时至今日,虽不能说程序性民主获得了胜利,但至少可以说更多的学者倒向了熊彼特,或者说程序性民主成了主流观点。这种程序性民主在当代民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那里概括为竞争和参与两个标准,并进一步细化为八个指标[2]([2]pp91-96)。于是,在评判一个政治体系是否民主时,越来越多的人遵循着熊式传统,要看“其中最有影响的集体决策者是否通过公平、诚实和定期的选举产生,在这种选举中候选人可以自由地竞争选票,而且基本上所有的成年人都可以参加选举”([3]pp5-6)。所以,如果用一个否定句来界定威权政治,那么威权

7、政治属于不是通过公平、诚实、定期和竞争性的选举来产生关键决策者的政治。如果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区分威权政治与民主政治,那么其标准是政府中的核心决策者是否受社会(由个人组成的集体)通过可靠的程序化方式(公平、诚实、定期和竞争性的选举)进行有效的控制(选举与核心决策的产生有真实的相关性)。将威权政治与全权政治区分开来在学理上要困难一些。有的教科书将全权政治视为威权政治的一种([4]pp90-93)。但许多学者还是坚持将二者归为不同的类型。全权政治的经典定义是由费德里奇和布里辛斯基([5]pp9-10)做出的,他们认为全权政治有六大特征:(1)

8、一种涵盖人类行为方方面面的正统意识形态;(2)一个基于这种意识形态的领袖政党;(3)一只控制整个社会的秘密警察队伍;(4)对大众传播的垄断;(5)对暴力工具的垄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