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工艺和弯曲模具设计 复习题1

弯曲工艺和弯曲模具设计 复习题1

ID:19780007

大小:1.59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6

弯曲工艺和弯曲模具设计  复习题1_第1页
弯曲工艺和弯曲模具设计  复习题1_第2页
弯曲工艺和弯曲模具设计  复习题1_第3页
弯曲工艺和弯曲模具设计  复习题1_第4页
弯曲工艺和弯曲模具设计  复习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弯曲工艺和弯曲模具设计 复习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弯曲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复习题一、填空题1.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料等弯成一定角度、一定曲率,形成一定形状的零件的冲压方法称为弯曲。2.弯曲变形区内应变等于零的金属层称为应变中性层。3.窄板弯曲后起横截面呈扇形状。窄板弯曲时的应变状态是立体的,而应力状态是平面。4.弯曲终了时,变形区内圆弧部分所对的圆心角称为弯曲中心角。5.弯曲时,板料的最外层纤维濒于拉裂时的弯曲半径称为最小弯曲半径。6.弯曲时,用相对弯曲半径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不致使材料破坏的弯曲极限半径称最小弯曲半径。7.最小弯曲半径的影响因素有材料的

2、力学性能、弯曲线方向、材料的热处理状况、弯曲中心角。8.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变形的稳定性越强,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就越小。9.板料表面和侧面的质量差时,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并降低塑性变形的稳定性,使材料过早破坏。对于冲裁或剪切坯料,若未经退火,由于切断面存在冷变形硬化层,就会使材料塑性降低,在上述情况下均应选用较大的弯曲半径。轧制钢板具有纤维组织,顺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高于垂直于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10.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经冷变形硬化的材料,可采用热处理以恢复塑性。11.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侧

3、面毛刺大的工件,应先去毛刺;当毛刺较小时,也可以使有毛刺的一面处于弯曲受压的内缘(或朝向弯曲凸模),以免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12.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厚料,如果结构允许,可以采用先在弯角内侧开槽后,再弯曲的工艺,如果结构不允许,则采用加热弯曲或拉弯的工艺。13.在弯曲变形区内,内层纤维切向受压而缩短应变,外层纤维切向受受拉而伸长应变,而中性层则保持不变。1.板料塑性弯曲的变形特点是:(1)中性层内移。(2)变形区板料的厚度变薄。(3)变形区板料长度增加。(4)对于细长的板料,纵向产生翘曲,对于窄板

4、,剖面产生畸变。2.弯曲时,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形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会完全消失,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而与模具尺才不一致,这种现象叫回弹。其表现形式有_曲率减小、弯曲中心角减小两个方面。3.相对弯曲半径r╱t越大,则回弹量越大。4.影响回弹的因素有:(1)材料的力学性能。(2)变形程度。(3)弯曲中心角。(4)弯曲方式及弯曲模。(5)冲件的形状。5.弯曲变形程度用r/t来表示。弯曲变形程度越大,回弹愈小,弯曲变形程度越小,回弹愈大。6.在实际生产中,要完全消除弯曲件的回弹是不可能的,常采取改进弯曲

5、件的设计,采取适当的弯曲工艺,合理设计弯曲模等措施来减少或补偿回弹产生的误差,以提高弯曲件的精度。7.改进弯曲件的设计,减少回弹的具体措施有:(1)尽量避免选用过大的相对弯曲半径(2)尽量选用σS/E小,力学性能稳定和板料厚度波动小的材料。8.在弯曲工艺方面,减小回弹最适当的措施是采用校正弯曲。9.弯曲件的工艺性是指弯曲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材料以及技术要求等是否符合弯曲加工的工艺要求。10.弯曲件需多次弯曲时,弯曲次序一般是先弯外角,后弯内角;前次弯曲应考虑后次弯曲有可靠的定位,后次弯曲不能影响前次以成形

6、的形状。11.当弯曲件几何形状不对称时,为了避免压弯时坯料偏移,应尽量成对弯曲的工艺。12.对于批量大而尺寸小的弯曲件,为了使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可靠和提高生产率,应尽量采用级进模或复合模。13.弯曲时,为了防止出现偏移,可采用压料和定位两种方法解决。14.弯曲模结构设计时,应注意模具结构应能保证坯料在弯曲时转动和移动。1.对于弯曲高度不大或要求两边平直的U形件,设计弯曲模时,其凹模深度应大于零件的高度。2.对于U形件弯曲模,应当选择合适的间隙,间隙过小,会使工件弯边厚度变薄,降低凹模寿命,增大弯曲力;间隙过

7、大,则回弹大,降低工件的精度。二、问答题1.弯曲变形的过程是怎样的?虽然各种弯曲件的形状及其使用的弯曲方式有所不同,但从其变形的过程和特点来看却有共同的规律。其中的板料压弯工艺是弯曲变形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板料从平面弯曲成具有一定角度和形状,其变形过程是围绕着弯曲圆角区域展开的,所以弯曲件的圆角部分是弯曲变形的主要变形区。弯曲变形的过程如图3-1所示。将毛坯4放在凹模1上面的定位板2上面,如图(a)图3-1弯曲变形过程所示,凸模3在压力机滑块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凸模就逐渐将平板毛坯向下压,板料受压产生弯曲变形。

8、随着凸模的不断下压,板料弯曲半径逐渐减小,如图(b)所示。直到压力机滑块下降到下死点位置时,板料被紧紧地压在凸模、凹模之间,如图(c)所示。这时,板料地内圆半径与凸模地圆角半径相同,弯曲变形结束。2.弯曲变形有何特点?为了分析弯曲变形的特点,在弯曲毛坯的断面上画出间距相等的网格线,如图3-2所示,图(a)是弯曲变形前的网格,从图(b)弯曲变形后的网格变化,可以看出弯曲变形有如下特点:图3-2弯曲变形的特点(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