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

ID:19787655

大小:66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6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_第1页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_第2页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_第3页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_第4页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要承认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也要对中国经济保持信心,更不能被阵痛遮蔽结构转型的大视野。——题记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调控政策正处于一个颇为微妙的关键时刻,何去何从,众目所瞩。如同为温家宝总理“最困难的一年”的判断作注脚,中国经济的总体环境正在不断趋于恶化,经济基本面的悲观气氛日益浓郁。去年以来国际金融无休止的动荡引致外需放缓,国内信贷紧缩,能源及其他投入品的成本不断攀高。至今年,这些不利因素非但丝毫不减,还增加了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企业利润回落、股市深度回调、房地产不景气以及近来“大量企业破产”的传言,更进一步

2、渲染了这种气氛,使人难免忧心忡忡,备感压抑。或许是由于多时以来人们听到的几乎都是“坏消息”,因而对“好消息”的期待便愈加强烈。外生变量不可改,内部我们如何积极应对?从绝对数值看,上半年是10.4%的GDP增长率,7.9%的CPI增幅。但GDP增速的确在逐步下行:今年一季度增长10.6%,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今年二季度增长10.1%,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在当前的形势下,怎么办?——一种看法是,既然经济已经没有“过热”风险,而且美国经济衰退、全球经济滑落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国内CPI也已经从高位不断回落到6月的7.1%,为什么还要

3、继续紧缩?——另一种看法是,经济适度减速本是宏观调控的目标;目前反弹的因素还在,不能因为经济有所放缓就放松紧缩,否则将前功尽弃。毫无疑问,经济放缓是宏观调控的一个自然结果,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所说,“整个宏观经济正向着调控政策的方向发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7月17日在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时亦称,“经济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但问题在于,经济放慢只是适度放慢,还是会出现可怕的大“滑坡”?对这个问题的判断,直接决定下半年国家的经济政策取向。近几月中央银行和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已陆续组织了多批次人员到各地考察

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王岐山以及各相关部委的负责人7月分赴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调研,以掌握可作决策依据的一手资料。7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总结前半年经济工作,并研究下半年经济工作安排和宏观调控政策。会议的基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此前强调严控通胀是首要任务,但此次强调后半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同时也要保持控制通胀的政策力度。任务的优先序,已经悄然改变。事实上,温家宝7月5日在江苏考察时即已释放了这个信息。不但如此,有消息称由于上半年贸易顺差下降,升值压力有所缓解,同时出口企业形势恶化,下半年人民币升值进程将会放缓。更有传言称,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

5、将有所上调。然而,维持信心仍然是形势判断的主基调和决策依据。专家普遍主张,下半年的经济政策或有微调,但“不会大变”。原因在于“综合中央多次到各地共上百家企业调查的结果,既要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更应对中国经济保持信心”。一、如何看GDP增速,10%是否底线?经济增长放缓已成事实,但是否仅仅是开始?10%左右是底线,还是说仍相当高?当前对经济形势的担心,并不在于二季度10.1%的增长速度是高是低,而在于其进一步下滑的风险。上证综指从6000多点一路跌至2000点以下,投资者仍然担心股市继续下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经济进一步减速、企业利润空

6、间继续受压。10工业生产增速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缓势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6.4%,二季度增长15.9%。企业利润亦在持续回落。今年前五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21.2个百分点。企业认为影响其利润的因素,第一位是原材料涨价,第二位是劳动成本上升,第三位是融资成本上升。也有些企业把人民币升值因素排在第三位。在这种情况下,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分析,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年内难以明显回升,此趋势延续,使得明年

7、可能出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尚有很多。经济学家们对形势判断的分歧在加大,渐渐分为两个意见阵营。由于严重看空外需,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任若恩等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甚为悲观,并认为政策必须放松。另一些专家认为紧缩仍为必要。的确,由于次贷危机不断发展和扩大,外需放缓甚至大幅下滑,已成现实。美国最近房利美(FannieMae)房地美(FreddieMac)和金融海啸显示重大危机,其经济衰退的风险进一步增加。欧元区经济的前景堪忧。新兴市场传来的信号也不乐观。中金公司最近发布报告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以及俄罗斯等主要新兴市场

8、的出口增速将开始放缓;随着美国经济放缓逐渐传导到其他国家,中国对那些国家的出口也将逐渐放缓。6月出口继续下滑,与之相对应的是6月采购经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