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840管理学汇编

山东大学840管理学汇编

ID:19789120

大小:271.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0-06

山东大学840管理学汇编_第1页
山东大学840管理学汇编_第2页
山东大学840管理学汇编_第3页
山东大学840管理学汇编_第4页
山东大学840管理学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840管理学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49840管理学资料汇编李祥虎201049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1、管理的概念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一定的权利,有效地进行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对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资源进行协调和处理,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计划职能指的是管理者对要实现的组织目标和应采取的行动方案作出选择和具体安排。它包括明确组织的使命、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和作业计划、制定决策程序等。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根据计划对组织中各种要素和人们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建立管理体制、分配权力

2、和资源、配备人员,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监督组织运行等。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带领、指挥和激励下属,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实组织目标的过程。控制职能是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同时也是管理者在建立控制标准的基础上,衡量实际工作绩效,分析出现偏差的,并采取纠编措施的过程。2、管理活动的两个基本目标是:效率与效果。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因为所有组织的管理者处理的都是具有稀缺性特征的资源投入,比如稀缺性的人员、资金、设备等资源,所以他们必须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

3、”,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符合组织发展的方向和追求。那些企业资源约束、盲目实施多元化的企业,往往是效果不佳的企业。在组织管理中高效率与高效果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不良的管理通常既是低效率的也是低效果的,或者虽然有效果却是低效率的。组织的管理层不仅要关注和实现组织的目标(效果),还要尽可能高效率的完成工作。相比而言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中层和基层管理者负有更大的责任;而效果更多涉及做事的结果,高层管理者负有更大的责任。3、管理者是指从事管理工作,负有领导和指挥下级去完成任务职责的组织成员。管理者的层次:(1)高层管理者;代表一个组织,把

4、握本组织的发展方向,确定长远目标,沟通与其他组织的关系。(2)中层管理者;他们是组织中各部门的负责人,贯彻和执行高层管理者的意图,把任务落实到基层单位,并监督、检查、协调基层管理者的工作,保证任务的完成。(3)基层管理者他们是组织中最下层的管理者,直接面向在第一线的组织成员,组织他们按要求完成各项任务。4、操作者是指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实施和作业工作的人。5、领导者是指在群体或组织中,能够把其他成员吸引到自己的周围,为他人所追随,并能够得到别人信任,实现领导过程的人。6、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5、(2)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7、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1)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应用解决自己分管范围出现问题的技术和方法的能力。49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指导下属并回答有关具体工作方面的问题,对他们而言,成为业务的内行是作为一个有效管理者的前提。具备较高的概念技能能够使管理者快速、敏捷地从混乱而复杂的动态情况中辨别出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捉住问题的起因和实质,预测问题的将会产生的影响,判断出

6、应采取的措施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2)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和协调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主要包括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和诱导组织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正确指导和指挥组织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3)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能力,这就要求管理者具备综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企业资源是指企业在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拥有或者所控制的能够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各种要素集合。包括物质性有形资产和非物质性无形资产。物质

7、性有形资产:主要指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账户客观、直接反映出来的各种实体资源,如企业的资本金、企业的股票价值、企业的银行存款以及厂房、机器设备、矿山以及有利的地理位置等,企业的大部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属于有形资源。非物质性无形资产:主要是指市场资源、人才资源、知识产权资源、基础结构资源以及企业的组织能力。9、管理原理具体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经验的共性的抽象,是对管理活动的规律性的总结。主要包括系统性原理、人本性原理、有效性原理、动态性原理、最优化原理。(1)系统性原理:管理主体必须运用系统理论组织管理活动,从整体上把握运行规律

8、,运用系统方法调节、控制组织系统的运行,最终引导管理对象实现预定目标。其原则有:①整分合原则;即系统管理要求对管理对象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②封闭原则;管理系统必须形成一个连续封闭的严密回路,首尾相接,环环相扣,使之成为一个连续回路运转体系,这样才能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