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曲线的运用与分析

极化曲线的运用与分析

ID:19805779

大小:381.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06

极化曲线的运用与分析_第1页
极化曲线的运用与分析_第2页
极化曲线的运用与分析_第3页
极化曲线的运用与分析_第4页
极化曲线的运用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极化曲线的运用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极化曲线的运用与分析极化的定义当电极上有净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显著偏离了平衡电位的现象叫做电极的极化。极化的类型有:1.电化学极化;2.浓差极化;3.电阻极化极化的结果是:阳极的电极电位往正电位偏移,而阴极的电极电位往更负的方向偏移。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推动力是过电位,也就是极化过程的发生。对于同一条件下的电极体系,通过的电流密度越大,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绝对值也越大,将电极与电流密度的关系绘成的曲线,称为极化曲线。极化曲线就是利用给研究电极施加一个过电位来研究 电极的电化学过程。极化曲线的测量方法可以是“稳态”的,也可是“暂态”的。前者是先控制恒定的电流(

2、或电压),待响应电压(或电流)恒定后测量之,可获得稳态极化曲线。后者则控制电流恒定或按一定的程序变化,测量响应电势的变化;或控制相应的电势,测量响应电流的变化获得暂态极化曲线。稳态的定义稳态是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电化学系统的参量(如电位、电流,电极表面的浓度分布,电极表面状态等)变化甚微,基本上可认为不变,这种状态可称为电化学稳态。例如:某电池以中小电流放电,起初电压下降较快,后来达到比较稳定的状态(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放电平台),电压变化甚小。如图,称t1-t2时间内为该电池以中小电流放电的稳定状态。稳态系统的特点(1)全部电流用于电化学反应;(2)在电极界

3、面区的扩散层内反应物和产物粒子的浓度只是位置的函数,和时间无关。Back暂态的定义暂态法又称动态法,电极从开始极化到电极过程达到稳态的这一阶段称暂态过程。在该过程中电极电位、电极界面上的吸附覆盖状态、双电层充电,电极附近液层中分布等都处在变化之中,也就是体系的各变量随时间而变化。暂态法就是用指定的小幅度的电流或电压讯号加到研究电极上,使处在平衡状态或其他状态的电极体系发生扰动,同时测量电极参数的响应,来研究电极体系的各种性质。特点:1.具有双电层充电电流,一部份用于双电层充电以改变电极电位,另一部份用于电化学反应;2.电极/溶液界面附近的扩散层内反应物和产

4、物粒子浓度不仅是空间位置的函数,还是时间的函数。暂态法与稳态法相比有许多优点。由于暂态法可控制极化时间,电极表面溶液的浓度也不致有明显变化,减小(消除)浓差极化,以突出电化学极化。液相中的粒子或杂质来也不及扩散到电极表面,减少了杂质的干扰,因而有利于研究界面的结构和吸附现象,对于那些表面状态变化较大的体系更为合适,暂态法可以使测得的数据重现。线性电位扫描控制电极电位以恒定的速度变化,同时测量通过电极的电流。它也是暂态法的一种,扫描速度对暂态极化曲线的形状和数值影响很大,只有当扫描速度足够慢时才可得到稳态极化曲线。线性扫描所得到的电流是双电层充电电流ic与电

5、化学反应电流ir之和。如果在某电位范围内基本上无电化学反应发生,即相当于理想极化电极,主要反映双电层电容与电位的关系。当存在电化学反应时,扫描速度快,ic相对大;扫描速度慢,ic相对小。因此,只有当扫速足够慢时,ic相对于ir可忽略不计,此时才是稳态极化曲线,才真正说明电极反应速度与电位的关系,才可利用稳态法的公式计算动力学参数(没有浓差极化的情况下)。利用三电极体系测定极化曲线辅助电极的作用是与研究电极构成回路,通过电流,实现研究电极的极化。它的表面一般比研究电极大得多.参比电极与研究电极组成电池,用来测量研究电极的电极电位。参比电极具有已知的、稳定的电

6、极电位,而且不发生极化。参比电极的鲁金毛细管尽量靠近研究电极表面,但也不能离电极太近,否则会对电极表面产生屏蔽作用,影响电流的分布。一般情况下,其外径为0.5~1mm,使其离研究电极表面的距离不小于其外径。线性电位扫描的运用1。小幅度运用:扫描电位幅度一般在10mV以内,主要用来测定双电层电容和反应电阻。2。大幅度运用:电位范围较宽,可在所感兴趣的整个电位范围内进行扫描。常用来对电极体系作定性或半定量的观测;判断电极过程的可逆性及控制步骤;观察整个电位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反应;研究吸脱附现象及电极反应中间产物。线性扫描的大幅度运用此时电位范围设置得较宽,对所研

7、究的电化学反应的电位应包括在所设置的电位范围内。作线性扫描时,我们在电化学工作站所设置的电位为研究电极相对于参比的电极电位,即研究电极与参比电极的电动势。而不是氢标电位。根据原电池电动势等于正极的电极电位减去负极的电极电位:E=Φ+-Φ-1.当参比为测量电池的正极时,则Φ研=Φ参-E2.当参比为测量电池的负极时,则Φ研=Φ参+E阳极(阴极)极化曲线的测定从低电位向高电位方向扫描,也就是使电位越来越正,但并不是整个电位区间发生的都是阳极过程(氧化反应)。只有比研究电极的平衡电位更正的电位区间才是研究电极的阳极过程,而比研究电极的平衡电位更负的电位区间属于电极

8、的阴极过程。同理阴极极化曲线也是类似的极化曲线的分析与比较以氧气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