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临床配伍应用

附子的临床配伍应用

ID:19806377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6

附子的临床配伍应用_第1页
附子的临床配伍应用_第2页
附子的临床配伍应用_第3页
附子的临床配伍应用_第4页
附子的临床配伍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附子的临床配伍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子的临床配伍应用薛霁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41[关键词]附子;配伍应用;中药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医圣张仲景善用附子,《伤寒论》l13方中用附子者20方,其中炮用者12方,生用者8方,用量自一枚至十枚(炮用)不等。张景岳云:“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陈修园在《本草经读》中更是将其称之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何绍奇谓“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

2、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从上述论述中,足见附子在名医心目中地位之重。 自汉张仲景以降,历代善用附子之医家举不胜数,近代更有以附子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等。然则,附子中毒屡见不鲜,临床应用顾忌重重,故有“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者。名医恽铁樵曾说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之所以会出现附子中毒的情况,除认证欠准、剂量失宜、煎煮不当、服法欠妥、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之外,配伍不当也属常见。故本文对附子的常用配伍、剂量煎服等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如下。 1附子

3、的功效《本草正义》云:“附子,本是大辛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其功效为回阳救逆、温肾助阳、散寒止痛等。临床常见的亡阳厥逆、脉微欲绝,或大汗不止、吐利腹痛及肾阴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塘;风寒湿痹、寒湿偏盛之周身骨节疼痛等症,均可应用而获卓效。故《本草正义》云:“附子……外则达皮毛而去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2附子的常用配伍应用2.1附子配干姜附子长于回阳救逆,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具有回阳通脉之功,守而不走,温中回阳。二药配伍,相须并用

4、,干姜能增强附子回阳救逆的作用,正如前人所说“附子不得干姜不热”,凡属寒盛阳衰或阳气将脱者必用之。《和剂局方》中附子理中汤,以二者为主药,治疗由于脾胃虚寒所见诸证;《伤寒论》中四逆汤,以附子配干姜,达回阳救逆之目的。陈修园《本草经读》云:“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且附子有毒,配伍干姜后,干姜能减低附子毒性,附子配干姜有增效减毒之功。2.2附子配桂枝附子温肾阳,通行十二经,逐寒祛湿止痛,通利关节,可祛深伏之寒湿。桂枝温经散寒,横通肢节,可解肌散表浅风寒。如《伤寒论》中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治疗

5、风湿相搏,不能自转侧,骨节掣痛,不得屈伸者,可达祛风,除湿,止痛之效。以及心阳虚之心悸汗出、漏汗、甚则心力不支,脉细弱或结代。2.3附子配肉桂二药均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但附子性烈,长于回阳救逆,散寒止痛;肉桂性缓,长于暖下焦而温肾阳,并引火归元以摄无根之火,行气通滞。相须为用则温肾助阳,引火归元,温经散寒止痛。故《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景岳全书》中的右归饮,都以附、桂为主药,治疗肾阳不足而见腰酸且痛、肢冷等症。2.4附子配麻黄附子大辛大热,峻补元阳。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二者相配,一攻一补,助阳解表,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

6、之证,可以避免阳虚无力鼓邪外出,或恐汗后更加伤阳。使之汗中有补,汗出不伤正;补中有散,扶正而不碍邪。赵嗣真说:“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是也。”附子具有温肾壮阳,化气行水之力,麻黄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合而使用,温阳利水消肿之功颇佳。 另外,附子辛热,温通经脉祛里寒。麻黄辛温,宣通经络散外寒;相配则温经通脉,助阳散寒。 2.5附子配熟地附子温肾助阳,性燥烈。熟地补阴养血,性滋腻。附子禀纯阳而主动,走而不守;熟地黄禀纯阴而主静,守而不走。附子可制熟地黄之滋腻,熟地黄可缓附子燥烈。二药合用,熟

7、地滋补肾阴,附子温补肾阳,补而不腻,行而不散,此乃“阴中求阳”之意,如《金匮要略》中肾气丸即是。故《景岳全书》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2.6附子配人参附子配人参名参附汤,治疗由于阳气暴脱而见大汗淋漓、手足厥逆、脉微欲绝、呼吸微弱等症。附子善温阳散寒,具有回阳救逆作用。人参善补五脏元气,具有益气救脱作用。二药配伍,具有上助心阳,下补肾命,中补脾土之功,用之得当,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以挽救垂危。柯雪帆:“回阳救逆的附子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是温与补的结合,又是阳与气的相互促进,有协

8、同配合作用。单用附子温阳,虽一时阳气恢复,恐难持久。”2.7附子配黄芪附子配黄芪名芪附汤,治疗气虚阳衰,卫表不固,阳虚自汗,四肢倦怠等证。附子入心、肾,既温肾阳,又温脾阳。黄芪入肺、脾,健脾利水,益气固表。二药合用,心肺双补,脾肾同治,补火生土,有温阳利水,益气固表止汗之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