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各类定义和细节

地灾各类定义和细节

ID:19826206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6

地灾各类定义和细节_第1页
地灾各类定义和细节_第2页
地灾各类定义和细节_第3页
地灾各类定义和细节_第4页
地灾各类定义和细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灾各类定义和细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灾各类定义及细节一、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特征保康县现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31处,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三种地质灾害。一是滑坡。滑坡分布广,规模大,致灾重,多分布在沟壑纵横、冲沟发育的黄土残塬梁峁区或沟壑丘陵区的斜坡地段,特别是在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强烈地段,滑坡分布密度大,稳定性差,危害程度较大。它按物质组成可分为岩质滑坡和土质滑坡,我县多以土质滑坡为主。二是崩塌。崩塌活动频繁,分布密度大,群集特征明显,但规模相对较小,突发性强,危害程度较大,多发育在坡度大于45度、坡高30-50米的斜坡陡直,岩土质垂直裂隙地段。分布于马桥、歇马、店垭、后坪、城关、寺坪、两峪等乡镇。

2、三是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现象,它常发于山区小流域,是一种饱含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的固液两相流体,是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具有发生突然、来势凶猛、历时短暂、大范围冲淤、破坏力极强的特点,、崩塌及防治基本常识崩塌是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产生在土体中者为土崩。产生在岩体中者为岩崩。规模巨大,涉及到山体者称为山崩。1、形成崩塌的条件:一、地质(内在)条件:1)岩土类型-通常坚硬的各类岩石和结构密实的黄土

3、等可形成规模较大的崩塌。像页岩、泥灰岩等互层及松散土层往往形成小型堕落和剥落。2)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节理、裂隙、岩层界面、断层)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母体(山体)的边界条件。坡体中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塌。3)地形地貌-坡度大于45度的高陡斜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等地形;河、沟岸坡、铁路和公路边坡、工程边坡及各类人工边坡等地貌有利崩塌产生。二、外界诱发因素:1)地震-一般大于7度以上的都会诱发大量崩塌。地震引起的晃动会破坏坡体的平衡和稳定。2)雨水、融雪-降雨特别是大雨、暴雨和连阴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或其中软弱面,形成空隙水压力而诱发崩塌。3)地表水的冲

4、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不断冲刷、浸泡坡角,消弱坡体支撑和软化岩土,降低坡体强度而诱发崩塌。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和泄水等改变坡体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易诱发崩塌。5)其他自然因素-如冻胀、昼夜温差变化等。2、崩塌发生的时间规律:1)降雨过程中或稍微滞后;2)强烈地震过程中;3)开挖坡脚过程中或滞后一段时间内;4)强烈的机械震动及大爆破后。3、识别危险的崩塌体:1)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裂缝发育或软弱带发育,坡体上部已拉张裂缝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缝将要贯通使之与母体形成分

5、离之势。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不断发生,裂缝不断扩展、加宽时,预示着崩塌很快就会发生。4、防治崩塌的工程措施1)遮挡:如明洞、棚洞;2)拦截:落石平台、落石槽、挡石墙、挡石网;3)支挡:支柱、支挡墙;4)护墙、护坡:在风化强烈的边坡地段,修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灌浆;5)镶补沟缝:用碎石、片石填补空洞,水泥砂浆沟缝;6)削坡:对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进行削坡放缓边坡;7)排水:人字型、阶梯型等排水沟进行拦截疏导。2、滑坡及防治基本常识滑坡(也称走山)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1、滑坡的主要要

6、素有:(1)滑坡体-指滑坡的整个滑动部分;(2)滑坡壁-指滑坡体后缘与不动体脱离开后暴露在外面的形似壁状的分界面;(3)滑动面-指滑坡体沿下伏不动体下滑的分界面;(4)滑动带-指平行滑动面受揉皱及剪切的破碎地带;(5)滑坡床-指滑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部不动体;(6)滑坡舌-指滑坡体前缘如舌状的凸出部分;(7)滑坡台阶-指滑体滑动时由于各段土体滑动速度的差异,在滑体表面形成台阶状的错台;(8)滑坡周界-指滑坡体和周围不动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9)滑坡洼地-指滑动时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形成的沟槽,或中间低四周高的封闭洼地;(10)滑坡鼓丘-指滑坡体前缘因受阻力而形成的小丘;(11)滑坡裂缝-

7、指滑坡活动时在滑体及边缘所产生的一系列裂缝。2、滑坡发育阶段:一次滑坡过程可分为蠕动阶段、匀速变形阶段、加速变形阶段、急剧变形阶段(或临滑阶段)、后期调整变形阶段。3、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一是地质、地貌条件;二是各种外营力作用的影响。(1)地质、地貌条件:a、岩土类型-结构松散、抗震强度和抗风化能力低的、在水作用下其性质已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粘土、泥岩、页岩、板岩等以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b、地质构造-斜坡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