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牙合颌位课件

牙列牙合颌位课件

ID:19843237

大小:8.13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0-06

牙列牙合颌位课件_第1页
牙列牙合颌位课件_第2页
牙列牙合颌位课件_第3页
牙列牙合颌位课件_第4页
牙列牙合颌位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牙列牙合颌位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牙列、合、颌位三者的定义及相互间的关系牙列(detition):牙冠按序在口腔内排列成抛物线的一列而称之。合(occlusion):上、下牙列对位咬合时的接触关系。颌位(mandibularposition):下颌骨在颌面的空间位置而称之。因有牙列而存在咬合、咬合状态决定颌骨位置,故三者间为层次关系。第三章牙列的完整慨念为:上下颌牙的牙根省长在牙槽窝内,其牙冠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彼此邻接,排列成弓形称牙列,或称牙弓(dentalarch)。(有两列)上牙弓下牙弓第一节牙列(dentition)一、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一)牙列的外形(牙列可分为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三类)1.恒

2、牙列(方园、椭园、尖圆三种类形)牙弓的形态是根据上颌前牙排列构成的线段曲率来确定的:形成牙列形态的内在因素中切牙、侧切牙唇面似在一直线上,尖牙处始转向远中——《方圆形》中切牙唇面似在一直线上,从侧切牙始转向远中——《卵圆形》从中切牙便始转向远中——《尖圆形》2.乳牙列(半园形)3、混合牙列(二)牙列的生理意义:①利于发挥咀嚼效率。②分散咀嚼压力,利于牙的稳固。③避免食物嵌塞。④使面部丰满,便于舌的活动。二、牙排列的倾斜情况牙弓上的牙并非垂直,而存在倾斜(两方向:近远中向和颊舌向)(一)牙体近远中向的倾斜上下颌前牙倾向近中,前磨牙、第一磨牙较正,上磨牙倾远中、下磨牙倾近中;上切牙与中线有

3、15度交角(二)牙体颊舌(唇舌)向的倾斜上下颌前牙倾向唇侧,前磨牙、第一磨牙与合平面近垂直,上颌磨牙倾向颊侧、下颌磨牙倾向舌侧。(此在形成覆盖、覆合中重要;上下切牙舌侧有125度角)牙的倾斜度牙齿在牙弓上的倾斜度,不同学者的统计结果不尽相同,此可能与使用的方法或占有的样本量有关。三、纵、横牙合曲线及牙合平面(一)牙合曲线牙列合面的形态,有纵、横牙合两种曲线1.纵牙合曲线(1)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Speecurve)概念:特点:曲线凹向上,12段较平,至6远颊尖处最底,之后又逐渐升高。(2)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补偿曲线):其分前后两段,前平后凸。特点:凸向下的曲线,其前段平(组成合平

4、面),自第一磨牙起逐渐升高。2.横牙合曲线(transversecurveofocclusion)连接左右同名磨牙的颊舌二尖构成上颌凸向下、下颌凹向下线段。补偿曲线横合曲线(二)合平面(occlusalplane)联系左右上颌中切牙切嵴、尖牙的尖顶、前磨牙颊尖顶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三)牙的上下位置13、45颊尖及6的近中牙尖略低于牙合平面,2与牙合平齐,6远中颊尖、7的颊尖位置升高。下牙弓基准构成的和平面合平面a.下颌基准b.上颌基准(四)牙尖高度(五)牙列与颌骨的关系:1.Balkwill角2.Bonwill角3.球面学说(六)牙列与面部标志1.面部三等分(发际-鼻

5、跟点-鼻底-颏下点)2.眶耳平面(Frankfortplane)3.鼻翼耳屏线(与眶耳线交角20°)4.上颌中切牙长轴与眶耳平面的唇向交角约90°5.上颌中切牙长轴与下颌中切牙长轴交角约140°6.上颌中切牙唇面线与眶耳平面的唇向交角约80°面下1/3高度肌形态影响个体的容貌颌间距高低影响面部表情下颌前伸使审美平面发生改变牙合合有众多个,但基本合型只有三个:牙尖交错牙合、前伸牙合与侧牙合一、牙尖交错合(intercuspidocclusion,)上下牙列咬合接触面积最广泛时的状态称之,又称正中合(centricocclusion,co)1.牙尖交错牙合的解剖标志(1)一牙对两牙、牙尖交

6、错、全牙列最广泛密切的接触(2)上下牙列的中线对齐,并与上唇系带、人中一致(3)3远中缘正对3的尖顶(4)6的咬合接触关系有三种类型:①6的近中颊尖正对6颊面沟,称称中性合。②6颊面沟位于6的近中颊尖的远中,称远中牙合。③6颊面沟位于6的近中颊尖的近中,称近中牙合。6与6的接触关系是全口牙中最重要的牙合关系。牙尖交错合时上下牙弓合面对位关系:1、下颌前牙切嵴咬在上颌前牙舌面;2、上颌后牙颊尖盖过下颌后牙颊尖;3、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咬在下颌第一磨牙的中央窝,其斜嵴嵌合在下颌第磨牙的远中颊沟;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三角嵴对位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咬在上颌第一磨牙中央窝

7、。4、传统认(Hellman)为这种接触关系有138点,至少72个。(正常覆盖在3cm以内,超过者为深覆盖,3-5cm为Ⅰ°深覆盖;5-7cm为Ⅱ°深覆盖,7cm以上为Ⅲ°深覆盖。)(五)覆盖、覆合上牙弓盖过下牙弓的水平距离称覆盖(overjet)。亦可称超合,正常旨在3mm以内;超过者称深覆盖。上牙弓改过下牙弓的水平距离称覆合(overbite)。在前牙正常在切1/3以内;超过者称深覆合。覆盖覆合多用前牙作参照描述。覆牙合(overbit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