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高三历史大联考2及答案

2011-2012高三历史大联考2及答案

ID:19847123

大小:39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07

2011-2012高三历史大联考2及答案_第1页
2011-2012高三历史大联考2及答案_第2页
2011-2012高三历史大联考2及答案_第3页
2011-2012高三历史大联考2及答案_第4页
2011-2012高三历史大联考2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2012高三历史大联考2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2012高三历史大联考2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考试内容:以高中新课标历史必修2为主(兼顾必修1)。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下列法律的产生,最能够印证恩格斯这段话的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

2、C.万民法D.习惯法2.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符合其“有所不为”的是()A.反对美国独立之初的邦联制B.参与制订了联邦宪法C.严词拒绝由他当国王的提议D.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3.汉初“驰山泽之禁”,吴王刘濞得以“专山泽之饶”18,势力日增。后汉武帝行盐、铁专卖,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材料认为实行专卖制度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C.是一种与民争利的行为D.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4.《九章算术》中

3、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A.实行抑商政策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C.农业的重要地位D.对“市”严格管理5.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6.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A.中国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中国

4、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大力发展陆路交通7.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的历史现象是18A.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B.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D.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基本完成8..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

5、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9.下列史学家统计的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图(注:图中①农民、②城镇居民、③工人),其中合乎史实的是()1018.22.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谷物法,规定在小麦价格未达到每夸特80先令时,不准进口外国粮食;1828年,议会修改了谷物法,规定按国内小麦价格的高低来制定浮动进口税;1846年,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英国《谷物法》废除的最大

6、意义是()A.英国经济重心开始从农业转向工业B.宣布资本成为英国的最高权力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完全确立D.促进了英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11.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12.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

7、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A.林则徐B.洪秀全C.张之洞D.郑观应13.1916年1月《农商公报》记载,“18济南棉花之行情,日日变动。其原因,一方为需要供给之关系,他方为占输出棉花之大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时时变动,故济南市场亦因之受影响焉。济南重要之花行,有每日打电大阪询问行情者。”这反映出()A.中国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B.中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C.中国近代农产品

8、生产的商品化、专门化趋势日益明显D.中国政权和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