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招考试卷

2012年教师招考试卷

ID:1985704

大小:4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4

2012年教师招考试卷_第1页
2012年教师招考试卷_第2页
2012年教师招考试卷_第3页
2012年教师招考试卷_第4页
2012年教师招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教师招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综合试卷及参考答案八作者:文亮教师招聘 来源:时间:2011-12-22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1.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A.教学大纲B.教科书C.课程计划D.课本2.国内最早提出“教育形成交往起源说”的人是()。A.王策三B.李秉德C.叶澜D.桑新民3.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是道德教育的()。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模仿模式D.家教模式4.在某项活动中要达到的目标

2、或者在某次考试中的通过率属于班级目标中的()。A.终极目标B.近期目标C.中期目标D.远期目标5.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6.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A.管理能力B.组织能力C.教育能力D.教学效能感7.把教育学设置为大学正式的一门课程,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A.柏拉图B.赫尔巴特C.康德D.梅依曼8.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是()。A.科技进步B.生产力发展水平C.政治需要D.产业革命9.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在()中得

3、以体现。A.班级教育活动B.思想品德课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10.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卓有成效地研究的课题是()。A.一般发展B.最近发展区C.教学与发展D.儿童认知发展11.下列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A.温故而知新B.不陵节而施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而时习之12.不能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共同发展趋势的是()。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1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其代表作()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教育学讲授纲要

4、》14.课外活动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现实生活,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学习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联系,从而激发政治热情,提高思想觉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顽强进取的远大理想。这是课外活动的一项基本要求,它就是()。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B.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C.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作用D.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15.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首要考虑()。A.形象性与兴趣性B.娱乐性与生活性C.科学性与思想性D.知识性与个性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教育机智2.社区教育3.德育4.潜在课程三、简答题(

5、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4.简述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有各种小动作或是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窃窃私语或是很自由的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于上述现象,你的

6、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2.一次,某语文老师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这件事引起了这位老师的反思,在班会上,他提出了“老师应该怎样留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课程计划,也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

7、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C[解析]交往起源说是由叶澜最早提出,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人类活动中具有相互非物质性的交往活动,只要这类交往发生,就必然有交往的双方和交往的内容,并产生交往的结果——在交往双方身上产生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影响。当这类交往被意识到,并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教和学的关系时,教育活动就演化而生了。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3.A[解析]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