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国余晖中晚唐诗

诗国余晖中晚唐诗

ID:19858356

大小: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6

诗国余晖中晚唐诗_第1页
诗国余晖中晚唐诗_第2页
诗国余晖中晚唐诗_第3页
诗国余晖中晚唐诗_第4页
诗国余晖中晚唐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国余晖中晚唐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课题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课型诗歌欣赏教学目标1、学习《无题》《九日齐山登高》,初步了解小李杜诗歌风格。2、学习《长安晚秋》《商山早行》,体会晚唐诗“秋日落晖”的风貌。3、能就李商隐“无题诗”或杜牧咏史诗作专题探究,写赏析文章。4、学生能够对唐诗的风格流变自行进行适当的梳理小结。教学重点难点“小李杜”是晚唐诗坛杰出的代表。本专题以鉴赏此二人诗歌为主,其余篇目可让学生自行学习,教师略作点拨。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年月日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编号板书设计︵课外︶作业设计教后记编号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教和学的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学习《无题》导入一、作者及其诗歌特点

2、。最后的光辉中唐和晚唐,是唐代诗歌的秋天。既有萧瑟肃杀的风雨,又有浪漫冷艳的秋花,映着诗国落日的余晖。“晚唐之诗,秋花也。江上之芙蓉,篱边之丛菊,极幽艳冷香之韵。”(叶燮《原诗》)“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这种“晚唐风流”的代表人物是杜牧和李商隐。杜诗的特点是“俊”,就是俊逸、俊爽、风流倜傥、雄姿英发;李诗的特色是“幽”字,就是幽深、幽冷、幽艳、深情绵邈。(刘熙载:“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邈。”)。总起来看,晚唐诗人擅长五七言律诗和绝句,气魄不像盛唐前辈那么大,他们的诗不以气势见长,而以情韵悠扬取胜,表现自己体验到的心灵世界,以心情意绪为主题。夕阳美丽得刺人心肠,让人不愿离

3、去,这是唐代诗歌最后的白银!无题李商隐投影李商隐诗歌的几个名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卷旗。(《重过圣女祠》)这类诗既琅琅上口又艰深费解,既广泛流传又聚讼纷纭,既令人爱不释手又总是叫人觉得抓不住摸不着。梁启超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们若还承认美的价值,对于此种文字,便不容轻轻抹煞。”(

4、《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这就是充满了朦胧之美的李商隐诗歌。1、读P45注释①。2、点拨《安定城楼》,了解其人的抱负和经历。(点拨要点:A.标题添加几个字《(登)安定城楼(书怀)》,全诗的层次脉络立刻显现出来;B.“欲回”句表达了诗人的抱负,意思是永忆江湖,归来白发,欲回天地,才上扁舟;妙在“永忆”和“欲回”,有欲进不能回天无力的两难,“归”歧义两解,既可理解为“白发归”的倒装,亦可以理解为“郁集”,意思是永久的期盼郁积成满头白发。据说,此联为王安石激赏。)3、七律成就最高(王安石谓七律“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其中又以“无题诗”最为人称道。这类诗以爱情为题材,深情绵邈

5、,词丽调美,但诗旨隐讳曲折,众说纷纭。二、诵读全诗。正音,纠正句读。三、学习“无题诗”三步鉴赏法。1、读李商隐“无题诗”可以采用“但取首尾法”,就是先不要陷进迷宫,而是只选首联和尾联,快速抓住诗歌的基本意思。诵读本诗首尾两联,说说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明确:诗写的是别情。“别”字为通篇主眼。第二句用“东风无力百花残”点出分手季节,尾联是说情人不远但人神阻隔,只能借“青鸟”通音信而不能见面,表现了由“别”字生发出的分别的痛苦和矢志不渝的坚贞。2、抓住诗的基本意思还不够,还应该进一步鉴赏中间两联。李诗中间两联是他写的最卖力的地方,意象密度大,意象组合个性化。它是我们第二步鉴赏的重点。诵读全诗,从表现手

6、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选择你欣赏其中一联加以鉴赏。明确:(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点评:运用比喻,形象表明对爱情的执著。“丝”“思”谐音双关,写出自己缠绵无尽的思恋。)(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点评:宕开一笔,不言自己的思念之情,通过想象以“云鬓改”、“月光寒”,反笔曲折地表达至深的情意。)3、李诗具有首尾相对平易、中段异峰突起的美学特点,而且句与句、联与联之间还有不少空白和跳跃的地方。请指出诗中句与句、联与联之间视点的变化。明确:首联由生活规律跳到自然风景。上句千锤百炼,具有极强概括力;下句“点染”,以风中花残对上句补充,衬托别情。颔联从诗人自己的角度写别后刻骨铭心

7、的柔情和坚贞不变的信念。用春蚕吐丝的形象,来比拟自己缠绵无尽的思恋之情,用蜡烛的自我煎熬来比喻别后心情的焦灼苦闷。颈联跳到对方,从姑娘的角度想象其别后可怜的生活。“愁”既是想象那姑娘突然的幻觉,又是诗人对她的担心。而诗人想象姑娘感到月光的凄清和寒冷,正是推测她分别之后心境的孤寂和悲凉。尾联跳回到自己,人神阻隔,无法与意中人见面,只能借“青鸟”为自己传递音信。这里我们学习的“三步鉴赏法”,不仅对李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