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诊治课件

鼻出血诊治课件

ID:19861602

大小:29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07

鼻出血诊治课件_第1页
鼻出血诊治课件_第2页
鼻出血诊治课件_第3页
鼻出血诊治课件_第4页
鼻出血诊治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鼻出血诊治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耳疾病先天性耳前瘘管(congenitalpreauricularfistula)概述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造成的遗迹。瘘口:常位于耳轮脚前,瘘管:可分支,管壁衬以鳞状上皮,管 内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感染时形成具有臭味的分泌物,反复感 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先天性耳前瘘管临床表现(1)无症状。或挤出少许粘液、皮脂样物。(2)感染时,局部肿痛,化脓;反复感染可形成脓瘘或瘢痕。治疗(1)无症状者无需治疗。(2)感染者,抗感染,切开排脓,局部换药,瘘管切除。耳廓软骨膜炎(perichondritisofauricle)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suppurati

2、veperichondritisofauricle)耳廓假性囊肿(pseudocystofauricle)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病因外伤、手术、邻近组织感染。致病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理软骨与软骨膜之间炎症、积脓,软骨坏死、畸形。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临床表现(1)耳廓灼热感、肿痛感、剧痛;(2)耳廓红肿,触痛;(3)脓肿形成,波动感。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治疗(1)早期大剂量敏感抗生素,湿敷(醋酸铝液、优苏溶液等),理疗;(2)脓肿沿舟状窝作半圆形切口切开耳廓排脓,清除肉芽、坏死软骨,抗生素冲洗脓腔,对合切口。耳廓假性囊肿概述耳廓外侧前上部的局限性肿胀,内

3、有浆液性渗出液,形成囊肿。30~40岁为多,一侧为多,男性为多于。病因未明,可能与外伤致局部循环障碍有关。耳廓假性囊肿病理软骨膜与软骨层紧密相连,软骨层内面覆有一层纤维素,表面无上皮细胞,软骨内积液,而非软骨膜与软骨之间(与真性囊肿不同)。耳廓假性囊肿临床表现(1)舟状窝、三角窝、耳甲腔处隆起,边界清楚,色泽正常,可透光;(2)无压痛,有弹性,大者有波动感;(3)穿刺有淡黄色液,无细菌生长;(4)胀感,灼热感,痒感,常无痛感。耳廓假性囊肿治疗(1)理疗:紫外线、超短波、微波、磁疗;(2)穿刺:抽液,注硬化剂(15%高渗盐水、50%GS);(3)手术:切除全

4、层囊壁,引流、包扎。耵聍栓塞(impactedcerumen)耵聍聚积过多,形成团块,阻塞外耳道。病因炎症、异物、挖耳、外耳道狭窄、畸形、肿瘤,下颌关节运动无力等,刺激耵聍分泌增多或机械性阻塞。耵聍栓塞临床表现(1)不完全阻塞者无症状;(2)完全阻塞者闭塞感,听力减退,耳鸣;(3)压迫迷走神经耳支,引起反射性咳嗽;(4)合并炎症,耳痛,皮肤肿胀,糜烂;(5)长时间阻塞,耵聍质硬如石或质软如泥。治疗(1)直接取出耵聍;(2)3%碳酸氢钠滴耳3~4日,软化后再取。外耳道炎(otitisexterna)定义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耳道弥漫性炎症。病因挖耳,异物损伤,药

5、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及水浸渍,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全身性疾病。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变性杆菌。外耳道炎临床表现(1)外耳道灼热、痒、疼痛,皮肤弥漫性充血、肿胀、糜烂;(2)分泌物:先为浆液性,后为脓性;(3)耳道狭窄致听力下降、耳鸣;(4)耳周淋巴结肿大,全身发热、不适;(5)慢性者,耳不适、痒,皮肤充血、增厚、结痂,鼓膜混浊、标志不清。外耳道炎治疗原则:控制感染,清洁局部,去除脓痂,促使干燥,治疗原发病。(1)急性期,全身予以抗生素,5~8%醋酸铝纱条湿敷,2~5%硝酸银液涂布,抗生素与激素合剂涂檫;(2)慢性期,涂檫抗生素与激素

6、合剂。外耳道疖(andfuruncleofexternalacousticmeatus)定义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为外耳道毛囊感染所致。病因同外耳道炎;致病菌以葡萄球菌常见。外耳道疖临床表现剧烈耳痛,咀嚼时加剧,放射至同侧头部;全身不适,体温升高;阻塞外耳道可引起听力下降;前下壁疖肿,耳屏前下方肿胀,咀嚼耳痛加剧;后壁疖肿,可致耳廓外突,耳后沟消失;软骨部红肿,触痛,耳廓牵拉痛和耳屏前压痛;疖肿成熟后,脓头,溃破后脓液量少、粘稠。外耳道疖治疗(1)抗生素控制感染;(2)对症处理:止痛,镇静;(3)理疗:热敷,红外线、微波、超短波照射;(4)10%鱼石脂甘油、

7、2~5%酚甘油涂敷;(5)疖肿切开排脓;(6)疖肿溃破者,10%龙胆紫酒精、3%硼酸酒精涂檫。外耳道真菌病(otomycosis)概述耳真菌感染常局限于外耳道,见于潮湿、温暖的季节和地区,夏季为多。病因致病菌:曲霉菌、青霉菌、念珠菌等;诱因:游泳、淋浴、中耳炎、挖耳、耳内滴抗生素液等。外耳道真菌病临床表现(1)早期和轻者可无症状;(2)耳内痒,闷胀感;(3)少许水样分泌物;(4)表皮脱落、痂皮,堵塞,致听力下降和耳鸣;(5)合并细菌感染,引起耳痛、肿胀和流脓;(6)外耳道有白、灰或黄色霉苔,呈膜状或丝状;(7)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糜烂、粗糙;(8)显微镜

8、下见分泌物内菌丝和芽苞。外耳道真菌病治疗(1)清除耳道内霉苔和分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