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物课件_7

口服降糖药物课件_7

ID:19878376

大小:2.01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0-07

口服降糖药物课件_7_第1页
口服降糖药物课件_7_第2页
口服降糖药物课件_7_第3页
口服降糖药物课件_7_第4页
口服降糖药物课件_7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服降糖药物课件_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糖尿病药物病例分析12型糖尿病的核心缺陷2降糖药物分类3药物的作用机制、特点及安全性4用药原则介绍5联合用药的优势55糖尿病基本知识点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分型糖尿病治疗的五套马车糖尿病基本知识点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糖尿病基本知识点糖尿病诊断标准1、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2、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3、OGTT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注意: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明确诊断糖尿病基本知识点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

2、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基本知识点糖尿病治疗的五套马车糖尿病饮食糖尿病运动疗法糖尿病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同时存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血糖升高为特征各种器官并发症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IDFDiabetesAltas,4thedition.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2009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口服降糖药:第1代:动物胰岛素(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第2代:人胰岛素(改善了免疫原性-减少过敏反应)第3代:

3、胰岛素类似物(更好的模拟生理-更安全、更方便)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如人GLP-1类似物GLP-1受体激动剂: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药物不同,作用机制各异双胍类双胍类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作用机理: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可使体重下降可减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率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降糖特点:盐酸二甲双胍代表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二甲双胍单独使用不会导致低血糖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罕见的严重副作用为诱发乳酸酸中毒

4、禁用于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安全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磺脲类磺脲类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作用机理: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降糖特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代表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磺脲类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针对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低血糖发生可导致体重增加安全性:特别提醒:各种磺脲类药物在体内作用强度和时间不同,请遵医嘱,不要自行选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噻唑烷二酮类噻唑烷二酮类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

5、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作用机理: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1.5%降糖特点:马来酸罗格列酮和盐酸吡格列酮代表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噻唑烷二酮类单独使用时不会导致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能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常见副作用是体重增加及水肿可能增加骨折和心衰发生的风险因罗格列酮的安全性问题尚存在争议,在我国受到了较严格的限制安全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格列奈类格列奈类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作用机理: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3~1.5%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餐前即刻服用,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降糖药物联合应用(磺脲类除外)降糖特点

6、: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代表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格列奈类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安全性:格列奈类是我国指南推荐的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其中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瑞格列奈安全性、耐受性良好低血糖不良反应罕见(药品书明书:低血糖发生率0.01-0.1%)肾脏安全性良好(FDA/EMEA/SFDA批准无任何肾脏禁忌症)不增加体重(低血糖相关进食↓+不形成高胰岛素血症)胃肠道不良反应罕见(FDA药品数据库: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α-糖苷酶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

7、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作用机理:降糖特点: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5~0.8%,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不会增加体重,且有使体重下降的趋势可与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或胰岛素合用代表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α-糖苷酶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服药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单独服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合用α-糖苷酶抑制剂如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