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 高中 美术 鉴赏 教案 战争与和平

湘版 高中 美术 鉴赏 教案 战争与和平

ID:19880831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7

湘版 高中 美术 鉴赏 教案 战争与和平_第1页
湘版 高中 美术 鉴赏 教案 战争与和平_第2页
湘版 高中 美术 鉴赏 教案 战争与和平_第3页
湘版 高中 美术 鉴赏 教案 战争与和平_第4页
湘版 高中 美术 鉴赏 教案 战争与和平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版 高中 美术 鉴赏 教案 战争与和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灿烂的美术世界》第三单元安宜高级中学高一美术教案[课题]:第六课战争与和平[教材]:湘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型]:新授课[课型]:作品鉴赏[授课方法]:讲授、举例[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画册、多媒体小平台、有关《战争与和平》主题教学用课件[学具准备]:笔记本、笔[授课班级]:高一(B1—B6)[教学目标]:1、欣赏中外优秀艺术作品,感受艺术家源于战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流露出的悲壮、崇高等感情;2、探究作品内容、形式和风格特点以及创作的背景,提高对美的鉴赏和表现能力;3、能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对战争与和平主题的理解,体现教学的人文精神。

2、[教学重点]:1、探究作品内容、形式和风格特点以及创作的背景。2、感受艺术家源于战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流露出的悲壮、崇高等感情。[教学难点]:1.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流露出来的情感表现。[主备人]:黄娟[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通过战争在美术作品中留下的痕迹 讲解美术作品对战争进行的反思,进而揭示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和平观念[板书设计]:一.出示课题:战争与和平二.战争与美术1.以形式鉴赏方法鉴赏古代陶俑《兵马俑》三.反思战争1.以社会学鉴赏方法欣赏李自健的作品《南京大屠杀》2.以感悟式鉴赏方法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四.呼唤和平1.以比较式鉴赏方

3、法解读照片《日军无条件投降》与油画《布雷达的投降》2.展示北宋李公麟作的《免胄图》3.欣赏齐白石的《和平鸽》图组主备教案二次备课《灿烂的美术世界》第三单元安宜高级中学高一美术教案【新课导入】一、讨论战争、揭示主题(师)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讲讲古今中外一些著名的战争或战役?战争是促进了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呢?(生)……(师)那么战争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又给历史留下了什么呢?战争与艺术有什么样的关系吗?人们是如何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战争和表达人们对战争的情感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美术欣赏。【讲授新课】出示课题:战争与和平二、战争与美术(师)

4、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联。A、展示《兵马俑》——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没有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就不会有这样一个宏伟的奇迹;这个奇迹本身,也完全是战争的主题。思考与交流:那么多工匠们费劲力气烧制出像真人一样大小的俑为的是什么目的?(俑的出现最主要是代替真人殉葬。这个地下军队其时是作为秦始皇的陪葬,他们在地下另一个世界里仍然保卫着秦始皇,听从他的调遣。其中各个俑长相各不相同,形态逼真,比例准确,和西方雕塑相比较,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灿烂的美术世界》第三单元安宜高级中学高一美术教案兵马俑按军阵排列

5、,展示秦始皇军队的面貌。1号坑以步兵为主,构成长方形军阵,其后为步兵护卫的38路四马战车纵队,队伍整齐,浩浩荡荡,具有排山倒海的雄壮气势。2号坑,由战车、步兵、骑兵组成混合编队。3号坑是统帅1、2号坑军队的指挥队。三个坑的兵马俑,有机组合成庞大的军阵,展示了“秦王扫六合”的磅礴气势和严整的军威。折射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气魄和意志。兵马俑的兵俑身高1.8左右,将军俑高1.95米左右,不仅是我国最大的俑,而且具有高度的写实性,形象是以秦军将士为模特儿塑造的,他们的相貌、神情、性格各不相同,有的稳健、有的威猛、有的稚气未脱,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个地区的人。

6、兵马俑真实的再现了每个细节,如发式、衣服、盔甲甲片有规律的重叠相压,都予以一丝不苟的刻画和质感的表现,体现了秦代雕塑家写实的功力。兵马俑的出土,不仅否定了“中国古代雕塑不发达”的说法,而且以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宏大的气势,向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的高超艺术水平三、反思战争(师)战争,自文明萌发之始便噩梦般的伴随着人类。无论胜利与失败,都充满了杀戮与苦难。那些镌刻在石头上的痕迹,留在画面上的图像,储存在音符里的记忆,都是人们对逝去的生命的恒久纪念,更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A、油画《南京大屠杀》——李自健《灿烂的美术世界》第三单元安宜高级中学高一美术教案

7、画面分为“屠”“生”“佛”三个部分,“屠”中一名日军士兵正用手帕擦拭带血的军刀,面带狰狞的笑容。另一名士兵双手抱于胸前,仿佛正在欣赏自己的残杀“杰作”。在他的脚下有表情苦痛的受害者的头颅。“生”画面当中一个哇哇哭泣的婴儿坐在如山的尸堆上,单手撑着赤裸的死去的母亲的身体,他也是该画中唯一的幸存者。“佛”画面中一个佛家弟子正在抬起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的尸体。这幅画真实的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艺术效果十分到位。军刀的寒光,婴儿的泣诉和滚滚的大江,娓娓道来了这一段惨痛的历史这幅油画在海外巡展时曾引起巨大轰动,常常见到西方的观众在画前默默伫立,久久不愿离

8、去,许多人都泪流满面。一个日本观光团在观看了《南京大屠杀》后,集体在画家面前深深地三鞠躬:我们原先不知道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这么大的罪行,真是对不起,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