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之访谈

实用类文本之访谈

ID:19897242

大小:141.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07

实用类文本之访谈_第1页
实用类文本之访谈_第2页
实用类文本之访谈_第3页
实用类文本之访谈_第4页
实用类文本之访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用类文本之访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用文体之访谈访谈常识1.访谈对象:具有话语权(见解正确、独到、深刻)的杰出人物、明星人物或其他公众人物。2.访谈内容时政热点、焦点或其它公众关注的问题。3.访谈目的:展示人物重大成就、独到见解、成长经历、品德修养等。知识清单一——文体常识知识清单一——文体常识4.访谈内容和思路:①紧扣重大成就,不蔓不枝,由果溯因,逐层展开;②追问成长经历,设疑引导,适时应和,环环相扣;③探求内心世界,由浅到深,步步设问,层层深入。④紧扣焦点热点,抓住要害,由主到次,呈倒金字塔推进。知识清单二【阅读方法】阅读访谈关键是迅速把握访谈的话题、理清访谈的线索、归纳访谈

2、的主要内容、分析访谈的技巧、评价访谈的收效。(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3)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知识清单三——访谈一般提问方法①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②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

3、了当地提出来。③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④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⑤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⑥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⑦对比:有时侯,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答题术语:直切主题,直接发问。用诙谐有趣的话题或提问方式创建良好的提问环境。紧接上文,通过提示性话语引导采访对象转入新话题用推测的方法,引导采访

4、对象说明真相用请教的方式,引入一个重要的新话题适时的应和,拉近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距离,自然延续话题。欲擒故纵。交流融洽自然,问和答浑然一体清单四、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1.筛选整合访谈信息要注意的问题⑴筛选时切不可忽视记者提问中包含的信息。⑵整合时要包括“问”和“答”两方面的信息。2.鉴赏提问艺术要注意的问题⑴提问是否围绕中心有步骤地展开。⑵提问内容是否明确,指向清晰。⑶提问方式是否能根据不同情境灵活变通。⑷提问语气语调语言是否得宜。⑸提问者是否善于适时简单点评对方的话,或适当发表自己的理解,以引出对方进一步的阐述。3.探究评价访谈内容要考虑的问题:⑴

5、基本思维:辩证分析⑵具体角度:灵活综合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②个人因素—社会因素③积极因素—消极因素 ④主要矛盾—次要矛盾⑤个别利益—公众利益 ⑥眼前利益—长远利益⑦传统文化—现代观念 ⑧继承传统—扬弃革新⑨人文思想—科学精神 ⑩零和思维—双赢战略⑾竞争时代—合作意识……知识清单四、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中国天然气之父——《温州都市报》记者采访戴金星院士 戴金星,著名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中国石油界称誉为“中国天然气之父”.记者您长期从事天然气地质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的研究,您最大的成果是什么?戴金星以往认为石油和天然气只是由低等的但

6、繁殖率很大的生物成因腐泥型有机质生成的,一直没有认识到高等植物遗体煤层和煤系中腐殖型有机质也能生成工业性油和气,故不在煤系中去勘探油气。 我在研究中发现,腐泥型有机物既能生油,也能生气,然而腐殖型有机物在煤化过程中以生气为主,成油为辅,故煤矿的腐殖型有机质是生气层,生煤的地方是找气和发现气田的有利地区。 我们是1979年提出在我们煤系中寻找天然气的,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但在此之前没有想到而已。记者真理往往就是这样,看似简单,而寻找总结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心血。同样您也是经过辛勤的劳动才获得的。您当时是怎么会想到研究这个课题的?戴金星19

7、61年我从南京大学地质系大地构造专业毕业后,来到江汉油田工作。在那里我发现,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都几乎没有系统地全身心投入研究探索天然气的人。于是我决定选择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专业作为自己的专业目标和方向。1972年,我决定以煤成气地质和地球化学为主攻重点。从1975年到1995年,我与同事以及学生们走遍了除西藏、台湾外的各省(市、自治区),积累了3万多个气组分及碳、氢、氧同位素数据。1978年,我提出了“煤成气理论”概念。1981年,我主笔“煤成气概况”的报告,为1983年国家把“煤成气开发”列为“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打下了基础,推动了

8、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走向黄金时期。记者您真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天然气之父。根据您建立的“煤成气”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了什么效果?戴金星上世纪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