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医学课件

大环内酯类—医学课件

ID:19899113

大小:1000.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07

大环内酯类—医学课件_第1页
大环内酯类—医学课件_第2页
大环内酯类—医学课件_第3页
大环内酯类—医学课件_第4页
大环内酯类—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环内酯类—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章授课内容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三、多肽类抗生素第一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s大环内酯类的共性抗菌作用及机制细菌耐药性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抗菌作用*大环内酯类G+球菌、杆菌G-球菌厌氧菌螺旋体G-杆菌(军团菌、弯曲杆菌、百日咳鲍特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弓形虫与青霉素相似与青霉素相似而更广抗菌作用特点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半合成类作用强碱性环境中作用增强抗菌作用*大环内酯类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结合于50S亚基,阻止肽链延伸:结合于23SrRNA,阻止氨酰基tRNA、mRNA

2、自A位移向P位结合于L22蛋白,使肽酰tRNA较早从核糖体上解离抗菌机制*大环内酯类分布:多种体液、组织中脑脊液中浓度较低阿奇霉素可进入细胞内体内过程*大环内酯类消除:大部分品种主要在肝脏代谢,胆汁浓度高,有肝肠循环克拉霉素主要以原型从肾脏排泄体内过程*大环内酯类首选用于:白喉带菌者百日咳军团菌病弯曲杆菌感染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幽门螺杆菌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作为二线药用于:治疗青霉素G耐药/过敏的G+球菌感染其他敏感菌感染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局部刺激:胃肠反应,静脉炎肝脏损害:红霉素(酯化物更易)过敏反应:偶见皮疹、药热耳

3、毒性:每日剂量大于4g时出现不良反应*大环内酯类常用的大环内酯类红霉素erythromy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红霉素erythromycin不耐酸,口服易破坏,使用糖衣片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不良反应较多:如局部刺激、肝损害、耳毒性主要用于轻、中度的耐青霉素以及替代青霉素用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梅毒等的治疗首选用于治疗军团菌肺炎、百日咳、支原体肺炎、白喉带菌者、弯曲杆菌肠炎、败血症阿奇霉素azithromycin耐酸,口服吸收快,空腹给药;半衰期长(35-48h),每天给药一

4、次。抗菌谱较红霉素广,对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作用明显。不良反应少,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多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其他性传播疾病。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抗菌活性强于红霉素。对酸稳定,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不受食物影响,生物利用度仅有5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红霉素低,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临床应用与阿奇霉素相似。防治幽门螺杆菌所致的消化道溃疡病。第二节林可霉素类抗生素lincomycins林可霉素类lincomycins林可霉素(lincomycin)克林霉

5、素(clindamycin,氯林可霉素)林可霉素类lincomycins对G+菌作用强,对厌氧菌作用强抗菌机制:作用于5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易进入骨髓、骨组织内。但不易进入脑脊液多用于G+球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有胃肠反应,少数严重的可致伪膜性肠炎克林霉素(clindamycin)抗菌活性强度是林可霉素的4-8倍对MRSA,恶性疟原虫,弓形虫有一定作用增强免疫修饰作用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口服吸收好,不良反应少,尤伪膜性肠炎发生率低较林可霉素更具临床使用价值第三节多肽类抗生素Polypeptideantibiotics多

6、肽类抗生素otherantibiotics万古霉素类vancomycins杆菌肽bacitracin多粘菌素类polymyxins磷霉素phosphonomycin万古霉素类vancomycins万古霉素vancomycin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替考拉宁teicoplanin万古霉素类vancomycins对G+菌(耐药金葡菌,MRSA,MRSE)、厌氧菌作用强大抗菌机制:抑制细胞壁合成胞浆内D-丙氨酰-D丙氨酸二肽L-丙氨酸N-乙酰胞壁酸五肽胞浆膜乙酰葡萄糖胺5个甘氨酸双糖十肽*****双糖五肽*****

7、磷霉素环丝氨酸万古霉素杆菌肽对G+菌(耐药金葡菌,MRSA,MRSE)、厌氧菌作用强大抗菌机制:抑制细胞壁合成不易产生耐药性万古霉素类vancomycins对G+菌(耐药金葡菌,MRSA,MRSE)、厌氧菌作用强大抗菌机制:抑制细胞壁合成不易产生耐药性毒性大:耳毒性、肾毒性、“红人”综合征多用于严重的耐药性金葡菌感染(静滴)及伪膜性肠炎(口服)的治疗万古霉素类vancomycins杆菌肽bacitracin杆菌肽bacitracin对G+菌,厌氧菌作用强大抗菌机制:抑制细胞壁合成,损伤细胞膜不易产生耐药性毒性大,肾毒性严重

8、局部外用治疗G+菌感染磷霉素phosphonomycin广谱,G+、G-(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早期合成可口服、注射不良反应较少易产生耐药性多粘菌素类polymyxins多粘菌素BpolymyxinB多粘菌素EpolymyxinE,抗敌素colistin多粘菌素Mpolymyxin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