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康复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

ID:19900428

大小:1.66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8-10-07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_第1页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_第2页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_第3页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_第4页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神经源膀胱的康复治疗河南中医学院康复学科膀胱障碍来源神经源膀胱功能障碍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功能异常。原发性的因素是支配膀胱的神经损伤,既可以为中枢性,也可以是外周性。神经源性膀胱中枢性损伤:指脊髓排尿中枢以上损伤,但排尿中枢本身功能存在,代表性的表现为反射性膀胱。外周性损伤:指骶丛神经损伤,导致膀胱的神经支配完全丧失,代表性的表现为自主性膀胱。下尿道解剖下尿道排尿与排尿控制的外周部分主要由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后尿道平滑肌、盆腔与尿道周围横纹肌组成。逼尿肌由内纵、中环和外纵三层平滑肌纤维相互交错排列而成。功能性内括约肌和解剖学

2、外括约肌。内括约肌:可塌陷的近端尿道和膀胱颈随膀胱储尿量增加,内括约肌不断增高压力,从而使近端尿道压力高于膀胱内压力。膀胱收缩时,膀胱颈和近端尿道括约肌向上向外牵拉,使其扁平结构转变为圆形结构,阻力下降。外括约肌:横纹肌,收缩使尿道阻断。下尿道神经支配膀胱储尿和排尿控制的神经支配:骶部脊髓交感神经(腹下神经):膀胱逼尿肌松弛、内括约肌收缩,抑制排尿。副交感神经(盆神经):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松弛,促成排尿。躯体神经(阴部神经):直接受意识和反射控制,使外括约肌收缩。中枢控制下相互协调尿流动力学尿流动力学是依据流体力学和

3、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检测尿路各部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从而了解尿路排尿功能及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用途残余尿初始膀胱反射最大膀胱容量尿流率括约肌情况逼尿肌情况膀胱冲洗尿流率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尿量。主要反映排尿过程中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下尿路的总体功能情况。参数:最大尿流率、尿流时间及尿量尿流率受性别、年龄和排尿等因素影响膀胱压力容积测定膀胱内压、直肠内压(腹压)及逼尿肌压(膀胱压-直肠压)。正常测定为:无残余尿;膀胱充盈期内压0.49~1.47kPa,顺应性良好;没有无抑制性收缩;

4、膀胱最初排尿感觉时的容量为100~200ml;膀胱总容量400~500ml;排尿及中止排尿受意识控制。膀胱容量测定技术设置支架、刻度管(100cm)、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三通管。准备500ml生理盐水,加温至体温。患者取卧位,尽量自主排尿和手法排尿。插入导尿管测定残余尿量。接通所有测定装置,以500ml/10-20分钟的速度滴入生理盐水。观察出水管道的液平面情况和导尿管周围溢尿情况,并进行相关记录。膀胱容积和排尿排尿分期I期为充盈开始时膀胱逼尿肌最初的反应,压力略有升高。II期膀胱逼尿肌处于一种持续低张力状态,直至因膀胱粘弹性

5、处于极限出现第III期为止。III期处于充盈期末,因膀胱壁粘弹性处于极限,膀胱内压开始有所升高,但并未出现逼尿肌反射;IV期出现即逼尿肌反射。逼尿肌不稳定示意图:该病人,男性,63岁。主诉尿频、尿急,伴排尿困难。尿动力学检查示充盈期出现三次逼尿肌期相性收缩,嘱患者深呼吸后收缩均得到抑制,为有急迫性尿失禁出现。排尿期逼尿肌压力超过110cmH2O,最大尿流率不到10ml/s,提示出现明显的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反射亢进示意图:该患者17岁,自幼脊膜膨出伴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示充盈期膀胱反复出现明显的无抑制收缩(即

6、患者不能控制),从肌电图看尽管病人尽量收缩尿道括约肌,仍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对神经原性膀胱来说,单纯了解膀胱容量大小并无多大临床意义,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膀胱安全容量,即膀胱内压力小于40cmH2O时的容量,只有在膀胱安全容量范围内储尿,上尿路的功能才能得到保护。膀胱充盈过程中膀胱容量与压力的关系一次饮一升清水(实线)和饮一升等渗盐水(0.9NaCI溶液)(虚线)后的利尿率箭头表示饮水时间尿道压力分布测定最大尿道闭合压4.90~12.75kPa(女性5.88~6.87kPa);功能性尿道长度男性为5.4±0.8cm,女性为3.7±0

7、.5cm。传统分类感觉麻痹性膀胱运动麻痹性膀胱自主性膀胱反射性膀胱无抑制性膀胱失禁膀胱:无抑制性收缩、容量减少、顺应性低、正常(因认知、运动等引起)流出道:膀胱颈压下降、外括约肌压下降潴留膀胱:逼尿肌反射消失、容量大/顺应性高、正常(因认知、运动等引起)流出道:高排出压,伴低尿流率、内括约肌协调不良、外括约肌协调不良、括约肌过度活跃(括约肌或假性括约肌协调不良)潴留失禁由膀胱引起,无抑制性收缩并发逼尿肌活动失禁。治疗目标控制或消除感染保持或改善膀胱功能使膀胱贮尿期保持低压并适当排空,同时尽量不使用导尿管和造瘘,以避免异物体内结

8、石形成造成膀胱内部防御机制下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尽可能满足职业需要。失禁型障碍治疗此型相当于传统分类的无抑制性膀胱、部分反射膀胱,尿流动力学分类中逼尿肌反射亢进、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无反射,外括约肌失神经。治疗原则:促进膀胱贮尿和彻底排空。抑制膀胱收缩、减少感觉传入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