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道急症超声PPT课件

小儿消化道急症超声PPT课件

ID:19913637

大小:2.23 MB

页数:79页

时间:2018-10-07

小儿消化道急症超声PPT课件_第1页
小儿消化道急症超声PPT课件_第2页
小儿消化道急症超声PPT课件_第3页
小儿消化道急症超声PPT课件_第4页
小儿消化道急症超声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消化道急症超声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消化道急症超声小儿急腹症的特殊体征婴幼儿:异常哭闹,辗转不安或蜷卧不动儿童:行走缓慢、身体前驱,家长背抱小儿腹痛的起病方式无任何症状,爆发性起病:穿孔、血管意外起病迅速,很快恶化:胰腺炎、坏死性小肠炎渐进性起病,缓慢加重阑尾炎阵发性,有缓解期:肠套叠小儿急腹症的病理特点先天畸形以肠道为主局限疾病的泛化反应进展快不易形成板状腹、肌紧张不明显小儿急腹症的年龄特点新生儿期:先天性畸形、肠闭锁、巨结肠<2个月:胎粪性腹膜炎、肠粘连2个月~2岁:肠套叠、嵌顿疝2岁~学龄前:肠蛔虫症、阑尾炎较大儿童: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肠旋转不良是胚胎

2、期肠道由脐腔回纳腹腔时,旋转和位置分布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畸形,是小儿上消化道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胚胎期肠管在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旋转运动发生障碍,导致肠管位置发生变异及肠系膜覆着不全,可引起上消化道梗阻和肠旋转坏死。中肠末端的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在妊娠第10周时位于腹腔左方,在旋转时按逆时针方向从左向右旋转,至盲肠转到右下腹髂窝为止。如果发育不正常,结果盲肠不在右髂窝,同时结肠系膜和小肠系膜都不覆着于后腹壁上.肠旋转不良病因:以肠系膜动脉为轴心的旋转运动不完全或异常病理类型: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第二段肠扭转十二指肠空肠连接处空肠上段膜状组织压迫和屈

3、曲空肠第一段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临床表现:生后反复呕吐,含胆汁,大便,量较少,血便,上腹略饱胀肠扭转完全性肠梗阻肠旋转不良是脐膨出最常见的并发症超声检查方法超声检查方法第一步(一步扫查法):常规扫查观察有无扩张肠管、增厚肠壁,有无Whirlpool征。同时于剑突下横切面平移探头观察SMA及SMV主干位置关系,判定有无位置逆转,这一步是目前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扫查方法。肠系膜上血管根部呈现SMV/SMA位置逆转,即SMV位于SMA左侧超声检查方法第二步(两步扫查法):重点进行肠系膜血管走行的扫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探头顺时针旋转180°、配合患儿呼吸适度加压

4、,并实时左右侧动探头,必要时做轻微的角度调整,清晰显示SMA和SMV主干血管直至纤细的末端,同时尽可能显示其主要分支,观察其走行情况。SMV根部起始直至纤细的末端,“V”为SMVSMA自AO发出直至纤细的末端,“A”为SMA超声检查方法SMV连同所属的肠系膜和肠管围绕SMA发生顺时针旋转,超声横切面下呈现类似风暴引起的“漩涡”征象超声检查方法肠系膜动静脉位置异常,彩色血流漩涡征超声表现肠系膜上动、静脉位置关系异常:AOIVCCDFI:SMV围绕SMA旋转肠扭转:肠系膜根部非均质低回声团CDFI:靶环征螺旋状胃、十二指肠降段以上扩张:新生儿空肠上段

5、膜状组织压迫和屈曲:超声无法显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肠旋转不良的诊断标准(1)金标准依据手术及UGI检查结果。(2)超声诊断标准SMV/SMA位置逆转:SMV位于SMA左侧。Whirlpool征:SMV围绕SMA形成漩涡征象肠壁、肠系膜水肿增厚。SMV扩张。腹水。其中①或②为必备条件,其他为辅助征象。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因:幽门管壁肥厚、增生,管腔狭窄,梗阻病理:幽门壁各层组织均肥厚增大,其中以环形肌为主 局部增厚在胃的一端界线不清,在十二指端则界限分明幽门部粘膜常有水肿和肥厚 幽门梗阻胃腔扩大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胃出血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临床表现:

6、呕吐:生后2~3周进行性加重奶、乳凝块,不含胆汁橄榄形肿块:右上腹营养不良:晚期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检查方法:饱餐(饮奶、水)安静状态下仰卧位、右侧卧位幽门管的横断面:幽门管长轴切面:结构、蠕动超声表现:均质低回声团:“宫颈征”肌层厚>4mm(正常<3mm)幽门直径>14mm幽门管长>16mm(正常<15mm)管壁蠕动消失胃腔扩张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注意:长轴切面要正中部分患儿的幽门肌壁呈不对称的增厚,未形成典型的圈饼征灵活使用不同频率的探头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肥厚狭窄声像图: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增厚的幽门肌层(三角箭头之间),增长的幽门管(长箭

7、头之间)。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纵切呈“宫颈征”。幽门横切面呈“靶环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纵切呈“宫颈征”。幽门横切面呈“靶环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纵切呈“宫颈征”。幽门横切面呈“靶环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环形肌纵向呈低回声圆柱体幽门环形肌“同心圆”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环形肌纵向呈低回声圆柱体幽门环形肌“同心圆”征肠套迭肠套叠肠套叠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发病年龄在4个月—2岁最常见。健康肥胖儿多见,发病季节与胃肠道病毒感染流行相一致,以春秋季多见。典型四联征:腹痛,呕吐、肿块和、curra

8、ntjellystool病因肠管的一部分或连同其附近的肠系膜套入邻近的肠管原发性:环状肌痉挛;肠炎、腹泻、高热、饮食改变肠功能紊乱继发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