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老子三章理解材料

大学语文老子三章理解材料

ID:19928943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7

大学语文老子三章理解材料_第1页
大学语文老子三章理解材料_第2页
大学语文老子三章理解材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老子三章理解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    一、水“几于道”的朴素唯物论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根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老子所说的“道”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呢?对这个问题学术界存在争议。而本书则认为老子的“道”具有朴素唯物论的思想。   首先,老子对“道”的论述有明显唯物主义倾向。在《道德经》的第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第四章中说:道“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八章中说:水“几于道”。第二十一章中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二十五章中说:

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   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四十一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而德畜之。”第六十三章说:“道者,万物之注。”如果把这些论述综合起来,其主要意思就是:道,是独立存在于天地之先的万物之源。道生万物,是万物之宗,万物之注;道中有象,道中有物,道法自然。这些论述可以看出老子唯物主义的倾向是显而易见的。但老子又同时说,道是非常道,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是唯恍惟惚,是难于捉摸的,这样又

3、似乎披上了神密主义不可知玄学的外衣,使道的概念出现含混不清的地方,造成唯物论的不彻底性,这也是古代朴素唯物论的共性。   其次,水“几于道”说明“道”由“水”而生。唯物论的认识认为,人的任何观念、认识和理论都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老子的哲学把“道”与“水”联系在一起,无疑是他从“水”中是到启示,并用哲学的语言来抽象和概括了水的特性。老子在《道德经》第四章中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意思说,“道”是不可见的虚体,但它的作用却无穷尽,好似汪洋大海永远装不满。它又像深渊那样的沉邃,是万

4、物的宗室。这里的汪洋大海,这里的深渊,无疑都是盛水之物。这里还可以很自然的联系到比老子早100多年管仲对水的论述,他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地度篇》)老子的“道”和管仲的“水”在这里就完全融为一体了。   最后,水“几于道“也是以水喻道。因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但是,水很像道,是道的具象和实体。因为水的特性和作用都很像道,这样用水把“惟恍惟惚”,玄而又玄的“道”具体化,形象化了。   老子除了直接说水“几于道”之外,还用与水有关的“

5、谷”来形容和解释道。在《道德经•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云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谷”是形容空虚,是存水的地方,这里的“谷”与“道”是一个意思。老子在这里继续以谷“几于道”来说明“道”是永恒不死的母性,是天地之根本,它的存在所发生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综上所述,老子的“道”是具有明显的物质性。   二、“天下莫柔弱于水”柔弱胜坚强的辩证法思想   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

6、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辩证法是揭示客观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老子的《道德经》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包阳,冲气以为和。”即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本身包含着阴与阳的内在

7、矛盾。“三”是阴阳对立之“和”,从而形成万物。“冲气以为和”,就是说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生和发展的。老子在《道德经》中列举了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大小、多少、高下、远近、厚薄、重轻、静躁、白黑、寒热、美丑、善恶、强弱、利害、祸福、生死、荣辱、愚智、吉凶、兴废、进退、主客、是非、巧拙、辩讷、公私、难易、真伪、贵贱、贫富、治乱等等。这些都表明老子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种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看作是一切事物普遍的、恒常的规律。同时,老子还认为相反相成的对立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

8、的。在五十八章中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都是老子对辩证法精彩的论述。   以水为题论述辩证法的思想是老子水哲学的重要内容。在《道德经》的第七十八章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就是说,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水性之柔,却无坚不摧。的确,点点滴滴的雨水,经过长年累月冲击,可以把坚硬的石头滴穿;排山倒海的海潮、洪水、能能吞没农田房舍,冲毁一切坚固的建筑物,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