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精神》说课稿

《梅竹精神》说课稿

ID:19934346

大小:2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7

《梅竹精神》说课稿_第1页
《梅竹精神》说课稿_第2页
《梅竹精神》说课稿_第3页
《梅竹精神》说课稿_第4页
《梅竹精神》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梅竹精神》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梅竹精神》出自七年级第四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过程设计五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梅花和竹子的特点和类型,学会怎样去欣赏梅花和竹子,从而达到自己创作梅花和竹子。2本节课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梅花在严寒中开放,枝干遒劲,花朵飘香;翠竹葱翠挺拔,宁折不屈。在人们心目中,它们凌冬不败、傲霜斗雪,象征着坚强的意志,寓意高洁不去的精神。古往今来,人们托物言志,以各种方式赞美他们,追求表现崇高的人生境界。在高雅和逸趣昂然的气氛中,使观赏者在深

2、沉的微笑中得到启迪。学习梅竹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梅花和竹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创作不同类型的梅花和竹子。·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图文并茂的结合,引导学生对梅花和竹子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good,noloosening.6.5.2DCSsidewiringtocompletetheenclosureandtheothersideafterthewiringiscompleted,DCSwithintheenclosurewhenthepower

3、moduleshouldbeloosenedorthepowergoesout.6.6lowvoltagecableterminalmaking6.6.1first·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感受梅花和竹子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作思维。1.教学重点:学习梅花和竹子的欣赏和了解、学习它的绘画技法及特点等。2.教学难点:尝试创作一幅梅花和竹子相结合的作品。3.具准备:课件教材多媒体等4.课时:1课时5.授课对象:初中生二.教学对象分析:梅花和竹子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出现在这里,虽然对初中一年级的同学来说可能还比较的熟悉

4、,但是他们还不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力,因此能够很好的去理解、欣赏梅花和竹子的基本技法、特点以及类型等艺术魅力。因此通过图文并茂的结合,引导学生对梅花和竹子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感受梅竹精神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作思维。三.教学方法设计:教法分析:遵循“教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good,noloosening.6.5.2DCSsidewiringtocompletetheenclosureandtheothersideafterthewiringiscompleted,DCSwithintheenclosurewh

5、enthepowermoduleshouldbeloosenedorthepowergoesout.6.6lowvoltagecableterminalmaking6.6.1first的教育思想。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等来完成本课的教学.这样可以很直观、很形象的让同学们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学法设计: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的紧密结合。本节课是一堂综合性的课程,结合学生的思想特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节中学习.四.教学时间安排:本堂课所用时间为45分钟,在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通

6、过播放梅花和竹子视频来增强本课的感染力,从而通过提问引出新课,所用时间为3分钟.在教学本课内容中,由于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和演示技法为主,使学生对国画的传统表现技法有更深的了解,所用时间为30分钟.对知识点的回顾7分钟.总结本课和作业布置,所用时间为5分钟.五.教学过程设计:(一)组织教学:上下课起立仪式,清点人数(二)引入新课环节一:通过提问方式,引入课题。在此同时让学生讨论、回答“花中四君子”的寓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环节二:分别讲述中国画的一些绘画技法和用墨。good,noloosening.6.5.2DCSsidewirin

7、gtocompletetheenclosureandtheothersideafterthewiringiscompleted,DCSwithintheenclosurewhenthepowermoduleshouldbeloosenedorthepowergoesout.6.6lowvoltagecableterminalmaking6.6.1first·中国画用笔讲究书法的意味,中锋、侧锋用于不同线条的表现。·国画传统上有“墨分五色”之说,主要是说明墨的浓淡干湿的差别。把握水分是用墨的关键,笔锋到笔根的浓淡层次和笔画之的交叠,使其在宣纸

8、上产生丰富的墨色变化。增加学生对国画一些基础知识的了解,一边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接下来的知识和以后的创作。环节三:画梅花的一些技法和技巧·播放画梅花的教学视屏,让同学们用最直观的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