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代女子服饰变迁发展的过程

浅析清代女子服饰变迁发展的过程

ID:19934862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浅析清代女子服饰变迁发展的过程_第1页
浅析清代女子服饰变迁发展的过程_第2页
浅析清代女子服饰变迁发展的过程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清代女子服饰变迁发展的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绍兴文理学院2013学年第1学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史》浅析鸦片战争前清代服饰的变迁发展摘要: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满族八旗服饰随朝代变更冲进关内,满洲贵族一方面命令汉人改装易服,另一方面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缓和民众的情绪而推行“十从十不从”的政策,造成了满族汉族女子服饰两种形制共同存在的局面。在清初统治者的暴力统治下男子的宽身大袖汉服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可避免的满人的服饰逐渐流入民间,最典型的就是马褂。本文主要浅析鸦片战争前清代服饰的变迁发展。关键词:清代满汉服装汉服灭亡引言:

2、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可否认的是,清兵入关带来了满汉经济,政治,文化的新发展。在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背景下,满汉服饰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融合的道路,男子的服饰满化最为明显,汉族女子虽然得以保持原来上衣下裳的形制,但是到乾隆之后也开始发生变化,满族女子的服饰也在其中有慢慢的变化,在种种原因的驱使下,清代服饰逐渐形成了其鲜明的特色。明末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清代的服饰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浅析鸦片战争前清代服饰变迁发展的过程。正文就宫廷贵族而言,清代的服饰制度和服饰体系的庞大和严密是空前的,清统治者将其本身

3、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视为治国之本,认为服饰关系到自身的统治地位,所以即使生活在浓烈的汉族文化氛围中,两百多年来的清朝宫廷服饰的变化并不是很大,其主体依旧是清入关以前的服饰制度参考文献K249.07-53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01年版第054885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北京复外大街2号第242页。清兵的入关,使得汉族宽衣大袖的的传统服饰不再得以延续,倒是满族原来的行服之一马褂变成了大街上人人都穿着的便服。根据资料记载TS943.742.811崔荣荣张竞琼著《近代汉族民族服饰全集》2009

4、年版第006721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东长安街6号第70页,原本在清朝开国的时候,马褂是作为士兵的服装的,但到了雍正年间马褂变成了人人都穿的便服,后来有一部分的学者也把其介绍为汉族的民间服饰之一。入关以后服饰制度经过康熙。雍正等前几代帝王的逐渐改进和完善,到乾隆最终走向完善,形成了最终的清宫服饰制度。但仍然避免不了与汉族服饰文化的交融,就拿最具有满族特色的马蹄袖来说,马蹄袖是清代帝后服饰中与汉族帝后服饰的重要重要区别之一,清初的马蹄袖TS941.742.49夏艳李瑞芳罗艳著《大清皇室的走秀台》2011年版第14

5、6263号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东四十二条21号第12页。外形十分窄小,最宽的地方也只有10厘米而已,但到清代中期以后宫妃袖口逐渐加大,有的宽度甚至达到30厘米,向汉族的大袖靠近,不过统治者铭记祖训,在其严厉的斥责下,满族的马蹄袖形制的保留得到了坚决完美的的贯彻。反观汉族女子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着明代的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的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上云肩,花样十分丰富。服饰演变的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不仅仅有生产方式的影响,也与礼俗和风俗的文化相关,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的变化,研究服饰发展的

6、背景和原因也离不开这几个重要的关键点。我简单的把清代服饰的发展变迁背景和理由分成两个方面来论述,即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我的观点。一.物质层面在我看来清代服装的发展变迁与前人留下的一些生产织造方式有密切的联系。早在清代之前的西汉时期丝织品就已经成为广泛流通的商品了,而明代末期的时候纺织品的商品经济《晚明史》上卷樊树志著复旦大学出版社第75页高度成长,,丝织行业的日益蓬勃发展,为后来清代的服装发展和变迁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物质基础。棉,麻,丝等服用纤维到清代在采集织造方面的技艺都已经有一定的基

7、础,也就是面料供应和工艺已经有了一定的保证,那服装的制作面料就有了物质方面的保证,有了物质保证才会有款式,设计等更高层面的变化。所以说这也是清代服饰发展变迁的原因之一。其次,中国古代服装的生产方式多以官营手工业为主,清代当然也不例外,官办丝织工厂的数量十分庞大且密集,据资料显示:到乾隆十年,清代的织机数量总数为1863台,机匠数量约为6000人。由于官营手工业直接由国库支持,也为宫廷提供一切绍兴文理学院2013学年第1学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史》所需的服饰,所以严格按照清代的服饰制度,在服饰的纹样,色泽,款式

8、等各个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这样的生产方式满足了宫廷大臣妃子等在服饰上的需求,当服饰得以生产制作并使用,那么服饰制度便得到了延续下去的动力,换言之,清代延续前朝的这种以官营手工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为服饰制度的长久延续提供了保证。所以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服饰制度一直没有很大的改变,这与清代的生产方式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再者,经历了数个朝代的织造业之后清代在织造和制造服装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