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完成与应用情况报告

《×××××》项目完成与应用情况报告

ID:19954966

大小:3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项目完成与应用情况报告_第1页
《×××××》项目完成与应用情况报告_第2页
《×××××》项目完成与应用情况报告_第3页
《×××××》项目完成与应用情况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项目完成与应用情况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动态生物膜通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验收意见2017年1月13日,东南大学组织同行专家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动态生物膜通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BY2013073-09)进行了函评验收。验收专家在审阅验收材料和问询了解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出具以下验收意见:1.提供的验收材料真实、齐全,符合验收要求。2.该项目已完成了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研究工作:(1)自适应动态膜组件的设计及初步运行根据自生动态膜特殊的过滤过程,设计了一种具有自适应性的特殊构型膜管。经比较,该自适应膜组件出水水质优、成膜时间

2、短、稳定运行时间长、反洗效果佳,在各方面均优于常规的动态膜组件。(2)动态生物膜过滤过程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与解析利用Fluent软件对内置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和外置式动态膜组件进行了CFD三维模拟,分别用测速仪、PIV仪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分析比较了内置/外置膜组件的流场分布,发现外置式膜组件内流场分布均匀,流线规整且较为简单,无扰流、漩涡,有利于动态生物膜过滤过程的稳定运行。(3)外置式管式动态膜系统的高通量稳定运行根据CFD模拟结果对动态膜组件及配套装置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中试实验,以考察动态

3、膜组件在120L/m2h通量运行时的特性。在中试实验基础上,总结了适用于自适应性微管式膜组件的使用方法。(4)膜污染发展过程解析利用多种测定方法分析了不同时刻动态膜污染层的结构参数及EPS含量,并结合膜阻力变化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动态膜的阻力与滤饼层厚度明显相关,而紧固态EPS中的多糖与膜阻力相关性明显。(5)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内粒径为42~50μm的样品A和150~200μm的样品B进行了测序,并对其微生物多样性和菌属组成进行了

4、分析,发现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不同粒径的活性污泥具有相同的优势菌门。(6)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耦合稻壳碳源强化脱氮利用预处理后的稻壳与悬浮球填料组合形成组合式生物碳强化脱氮填料。分析投加填料后系统对各项污染物指标的去除率变化,发现投加填料后,系统的TN去除效果增加了4%,而其余指标去除率变化不大。3.该项目申请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和录用学术论文4篇,其中SCI检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