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

ID:19989852

大小:20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08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1页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2页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3页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4页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护理一、什么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指病损局限于肾小球或主要是肾小球损害的一组肾脏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大多是特发的(即发病原因不明),少部分由细菌感染或药物所诱发。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分类可从两个方面,即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二、疾病分类一、临床分型1.急性肾小球肾炎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并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的一组疾病。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其它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也可引起。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起病过程和表现类似急性肾小球肾炎,但肾功能急剧坏转、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病理表现为大量新月体形

2、成的一组疾病。3.慢性肾小球肾炎:为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临床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肾功损害为基本表现,但由于疾病病理类型和病期不同,它们的主要表现可相异,呈多样化。4.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是以无症状蛋白尿(尿蛋白量<1克/日,以白蛋白为主)和(或)单纯性血尿(持续或间断镜下血尿,并偶见肉眼血尿,其性质为肾小球源性)为临床表现的一组肾小球疾病。病人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5.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3.5克/日)、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克/升)。只要具备大量

3、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诊断即可成立。二、病理分型1.轻微肾小球病变2.局灶性节段性病变3.弥漫性肾小球肾炎4.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三、发病机制一、免疫反应1.体液免疫: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形成肾小球内疫复合物。1)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2)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2.细胞免疫:在某些类型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得到认可。二、炎性反应1.炎症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等。2.炎症介质:如血管活性肽、内皮素、心房肽、血管紧张素Ⅱ、加压素、缓激肽、生长细胞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物活性酯等。3.非免疫因素:如高血压、蛋白尿、高脂血症。四、临床表现1.蛋白尿:正常

4、人尿中因蛋白含量低,临床上尿常规的定性试验不能测出。当尿蛋白超过150mg/d时,尿蛋白试验定性阳性,称为蛋白尿。2.血尿:离心后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为血尿。3.水肿 可分为两类:1)肾病性水肿:长期、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过低,血浆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渗人组织间隙,产生水肿。2)肾炎性水肿:肾小球虑过率下降而肾小球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和肾小球过滤分数下降,导致钠水潴留。4.高血压:肾小球病常伴高血压,慢性肾衰竭患者90%出现高血压。持续存在的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恶化。5.肾功能损害: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常导致急性肾衰竭,部分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5、可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蛋白尿控制不好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随着病程进展至晚期常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五、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与低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等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大量蛋白尿、摄入减少及吸收障碍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关。4.活动无耐力:与疾病所致高血压、水肿等有关。5.焦虑:与本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有关。6.潜在并发症: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血栓的形成等。六、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2.饮食护理:低盐低脂优质蛋白的饮食。3.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4.加强皮肤及口

6、腔的护理:应加强骨隆突处皮肤的护理,预防压疮。可为患者定时按摩、翻身,护理动作应轻柔,防止皮肤擦伤。对水肿严重者的皮肤更应加强保护。5.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焦虑情绪。6.健康指导:指导患者避免加重肾损伤。护理分级管理制度一、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病人。2.各种复杂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后的病人。3.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病人。2.护理要求1.将病人置于抢救室或重症室,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执行各项护理措施,保证输液、引流等各种管道的通畅。备齐急救急救器材、药品,准时准备抢救。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保持

7、呼吸道及各种管道的通畅,准确记录24h出入量。3.认真填写护理记录,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到及时、详细、准确、完整。4.制定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防并发症,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二、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1.重症病人、各种大手术后尚需严格卧床休息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2.生活一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病人。2.护理要求1.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定时测量T、P、R、Bp,注意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3.加强基础护理,作好晨晚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