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概念—医学课件

温病概念—医学课件

ID:19998668

大小:273.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08

温病概念—医学课件_第1页
温病概念—医学课件_第2页
温病概念—医学课件_第3页
温病概念—医学课件_第4页
温病概念—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病概念—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总论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一定义: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1.病因—温邪2.证侯特点—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热象:是指性质属热的征象,指发热、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一组证侯群.3.病机特点——易化燥伤阴是一个病理概念,是温病中邪热伤津和伤阴的病理变化。伤津口鼻唇咽干,便秘、皮肤干燥,舌红少苔等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神疲形瘦、口舌干燥、舌干绛脉虚大或细数无力伤阴4.范围:一类外感热病温病的概念内涵--病因—温邪证候及病机发热热象偏重化燥伤阴温热性质

2、外延外感热病一类外感热病二温病的特点(一)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①从外侵袭人体。②热性显著,易耗阴津。③多有特定的侵犯部位。(二)多具传染性、流行性、 季节性、地域性1.传染性:大多数温病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传染吴又可:“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温病不等于传染病温病学不等于传染病学通过空气感染通过直接接触感染2.流行性:指疾病发生后,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广泛蔓延。古人称为“时行”或“天行”。现代流行类型大流行暴发小流行散发3.季节性:指某一温病只发生或

3、多发生于某一季节。4.地域性:指某一温病在某一地域较为多见。(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是区分于内伤杂病的重要标志。在温邪作用下,导致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具有规律性的变化。总趋势:表里浅深轻重实虚病理演变的规律性卫气营血多功能失调多实质损害注意典型的病例具有明显阶段性(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1.起病急骤,传变较快2.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4.易内陷生变。斑疹、动风、动血、闭窍注意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的不同(见表24-25)病邪性质初期病位起病特点传变、病程、转归三

4、温病的范围与命名(一)温病的范围外感热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均属温病的范围。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秋燥、伏暑、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湿热疫。现代医学范围(1)具有温病特点的多种急性传染病: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引起的各种急性传染病。(2)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肺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3)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中暑、热射病、小儿夏季热、急性白血病等。(二)命名依据发病季节——春温、冬温、秋燥依据四时主气——风温、暑温、湿温、秋燥(依据季节与主气——秋燥)依据特殊的证侯——大头瘟、烂喉痧、伏暑

5、依据流行特点——暑燥疫、湿热疫四、温病的分类(一)按病因和病证性质分温热湿热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湿热类温病——暑湿、湿温、伏暑、霍乱等(见比较表24-25)分类(二)按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新感温病伏邪温病新感与伏邪新感温病——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为新感温病。一般初起以表热证为主,然后由表入里,逐次深入,如风温、暑温、暑湿、湿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的称伏邪温病。初起即以里热证为主,病邪或由里外达,或内陷深入,如春温、伏暑。注意暑温、湿温

6、初起见里热证为主,但因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的致病特点一致仍属新感温病。五、温病与相关概念(一)温病与伤寒1.概念上的区别与联系温病与广义伤寒是隶属关系,与狭义伤寒的并列关系。《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温病与伤寒2温病与狭义伤寒的证治区别(见27)3温病学与伤寒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二)温病与温疫1.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讨论:(1)疫病传染性极强,能引起流行。(2)温疫是温热性质的疾病。(3)温疫隶属于

7、广义温病,区别于狭义温病。(三)温病与温毒温毒:病名概念,一类独特表现的疾病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除具有一般温病的临床特征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甚溃烂发斑的一类温病。病因概念,一种致病因素,详见第三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