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

浅析日本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

ID:20010340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浅析日本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_第1页
浅析日本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_第2页
浅析日本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_第3页
浅析日本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日本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日本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张莹(陕西理工学院陕西汉中723001)【摘要】日本以建立文化大国为起点,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在现代化改革大潮中异军突起、快速发展,为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日本全民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教育对经济改革的作用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面对世界竞争压力,我们应将日本教育文化为我所用,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关键词】日本教育;教育信仰;现代化;关系日本自明治以来,努力改革,迅速恢复战争中的创伤,以奇迹般的力量跳跃前进,成为唯一的非欧美现代化强国,探究其原因,我们清晰的看到教育的优先发展为此做出了卓越贡献,日本

2、的教育成就了日本现代化的高速度和高成效。关于日本教育与其现代化,曾五次担任日本首相的吉田茂这样说:“教育在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大概是日本现代化的最大特点,正是由于教育制度优越,明治时代的日本人才能学到西方的新技术,而且教育给予人们的锻炼使日本人能够应付他们新遇的危机。”[1]一日本以建设文化国为目标,将发展教育作为实现经济强国的重要战略。同中国鸦片战争以前一样,日本也长期实行锁国政策,直到1853年被美国的军舰叩开大门,便开始迈向了它的现代化。1868年,明治政府颁布了施政纲领《五条誓文》,其中明确提出:“破除旧来

3、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并派岩仓使团赴欧美考察,使团副使木户孝允在考察过程中深切认识到教育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手段和工具,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日本人与西方人并无优劣之分,差距唯在学与不学而已”。他指出“国基在于人才,人才在于教育”[2]。在明治政府的改革中,日本首先建立了具有开放型的文化机制,把教育作为国家的立国之本,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迈出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的第一步。1872年,日本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这成为日本实施近代化教育的开端,使日本教育迅速发展,并

4、成为了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说:“日本不具备充当工业化先锋的任何有利条件……尽管如此,但日本通过开辟实质性收入的源泉,使国民教育有了迅速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一发展,最重要的是进行了对现代化教育的投资,特别是对培养国民的技能和能力进行了投资。”[3]。二4日本大规模的普及教育,激发平民的自觉学习意识。日本在明治五年颁布的《学制序文》中说:“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4]首次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奖励一般人民就学;明治十二年颁布了《教育令》,在18

5、80年又进行了调整,规定“小学学习期限由16个月增加到3年,除特殊情况外,还要继续上学。学校的设置要得到地方官的批准,教员的任免也要由地方官决定。此后,入学率不断提高。”[5]1900年六岁起的四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0%。这种异常高的初等教育普及率是国家政策和人们期待的双重作用的结果,体现了日本平民教育思想的重大成就,这绝不仅仅由于上面推行的政策而产生,也不能完全归结为政府的保护奖励,而恰恰出于人们的学习和自我教育,其具体作用表现为:其一,在这种普及的平民教育中涌现了大批高能力人才,成为后来日本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6、;其二,广泛的普及教育改造了国民思想,能将统治者的各种思想传达给下层,很快被人们接受并自觉付诸于实践,最大限度消除分歧、达成共识;其三,平民教育以基础教育为主,为人力资源加强专业化的提高提供基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专业人才创造了条件。日本原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对其作了很好的总结:“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此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与发展。”[6]三曾有学者指出日本的现代化既有欧美的资本主义化,也有现代化亚洲化的一面[7],主要是指日本非常巧妙的揉

7、合了中西方文化,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结合起来,这种手段就是教育。日本现代化过程中,人们一直将教育作为信仰,教育成了取代宗教的信仰。在日本佛教中有争取教化一切众生的教义,净土宗派中由“教化”转向了把“一文不通之辈”作为教育对象,人们开始互助培养读、写能力的教育,不久禅宗的许多教派也由“教化”转化为教育,逐渐淡化教派的教义,仅留下对其的“信仰”,而信仰的内容也成了教育的内容。久而久之,教育变成了日本人的信仰,教育者也有了“圣职者”之称[8]。明治以前,学问僧来中国,明治以后,佛学者入西方探究佛教的现代化之路,转向人民对教育的

8、信仰,其主要成就有:其一,教会学校最为教育的主要力量,为提高信徒及一般民众思想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其二,人民对宗教的热情聚集到教育上来,扩大教育面,同时实现了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其三,进一步强化民族主义,也弥漫着所谓的“国粹主义”的迷雾,将人民的思想集中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日本人将教育看得非常神圣,这种信仰时刻激励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