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制图之透视图

园林制图之透视图

ID:20014116

大小:4.60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0-08

园林制图之透视图_第1页
园林制图之透视图_第2页
园林制图之透视图_第3页
园林制图之透视图_第4页
园林制图之透视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园林制图之透视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3第五章透视图5.1透视的基本知识透视图是利用中心投影法绘制的接近人们视觉印象的图样,使人看图有亲临其境、目睹实际景物的感觉。透视图可以用来表现园林景物空间的艺术效果。1.概述2.常用术语、符号画面——P,水平面上的投影线p_p;基面——G;基线——g_g;视点——S;站点——S;主视线——Ss’;视高——h_h;视距——D2.常用术语、符号一点透视(平行透视):物体的一个立面与画面平行,只有一个灭点;两点透视(成角透视):物体的相邻两个立面与画面相交,有两个灭点;三点透视(倾斜透视):画面与基面倾

2、斜,有三个灭点。3.透视图的分类3.透视图的分类3.透视图的分类3.透视图的分类3.透视图的分类5.2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三线一点关系:三线:基线g_g、画面线p_p、视高线h_h;三线相互平行;一点:站点S;物体平面图OX轴平行于画面线p_p,站点S与画面线间的距离决定视距(画出物体的大小),站点位置还决定透视角度。基线与画面线距离决定视高。确定透视图中物体高度依据:落在画面线p_p上的点才可直接引到g_g线上并可直接量取真高,不在画面线上的点的位置,由该点和S连线与画面线交点确定。作法作法pSppshgh

3、g作法pSppshghg作法pSppshghg作法pSppshghg作法pSppshghg作法pSppshghg作法pSppshghg作法pSppshghg作法phgss´Sphg作法phgss´Spphg作法phgss´Spphg5.3成角透视(两点透视)视线法三线一点:物体平面图与画面线成一定角度(一般为方便工具作图,长边成30°,短边成60°。先作灭点(V1、V2)——作透视——定位。作法作法gghhSpppV1V2作法gghhSpppV1V2作法gghhSpppV1V2作法gghhSpppV1V2作法

4、V1V2作法V1V2作法V2V1作法V2V15.4鸟瞰图(网格法)(1)首先根据所绘透视的范围和复杂程度决定平面图上的网格大小,并给纵横两组网格线编上编号。为了方便作图,还应给透视网格编上相应的编号;(2)利用坐标编号决定平面中道路、广场、水面、花坛等的形状和树木的位置及范围,求出广场的透视平面图;(3)利用真高线确定各设计要素的透视高度,借助网格透视线分别作出设计要素的透视。然后擦去被挡住的部分,完成鸟瞰图。作法作法作法作法真高线树高作法作法作法作法5.5视点、画面、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视点的选择包括确定站

5、点位置和选定视高。当人们观察形体时,视线形成一个圆锥,称为视锥。视锥的顶角称为视角。据测定,视角在30°-40°时,视觉效果较好;视角超过60°时,透视图就会出现失真现象,视角越大,失真越严重,故视角最大不宜超过90°。视角的大小与视点到画面的距离(即视距)有关,其中常用的是1.5T-2T的视距,它们的视角大致是28°-37°,其中T表示画面宽度。为了保证视角的大小,还要注意使视点的位置位于画面中间的1/3的范围以内。视高一般选用人眼的实际高度,约1.5-1.8M.1.视点的选择1.视点的选择1.视点的选择画

6、面与建筑物主立面间的夹角,称为画面偏角。一般画面偏角以30°为宜。应避免建筑物两立面与画面偏角相等的情况,主次部分,透视形象呆板。透视图应反映物象的特征。2.画面位置的确定2.画面位置的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