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

“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

ID:2002608

大小: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4

“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_第1页
“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_第2页
“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_第3页
“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_第4页
“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2013年8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改革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本文从“营改增”减税效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展开分析,以期对下一步加强税收管理,促进地方税源建设提供可资参考的建议。一、减税效应分析“营改增”作为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中最为重要举措,具有总体减税幅度大,并呈企业、行业、产业结构性减税特征。以xx市为例,“营改增”试运行一年以来,整体减税3.3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减税0.74亿元,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减税2.59亿元。(一)试点纳税

2、人普遍受益。试点纳税人累计减税面达到96.24%。其中,一般纳税人累计减税面76.07%,小规模纳税人累计减税面100%。从分月发展趋势看,小规模纳税人受税率下降、计税依据改为不含税销售额以及小微企业免税政策影响,税收负担普遍减轻,减税规模呈不断增长态势,由试点首月的101.47万元扩大到今年8月的206.3万元,增长一倍多;一般纳税人减税规模也逐月增大。总体来说,减税户数、减税面、减税规模呈逐月扩大趋势。(二)下游一般纳税人受益更大。“营改增”前,纳税人接受交通运输服务按7%抵扣进项税额,接受部分现代服务业

3、服务不能抵扣。“营改增”后,纳税人接受交通运输服务按11%抵扣,增加4个百分点;接受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按6%全部抵扣,从而大大降低了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三)试点纳税人户数、销售额快速增长。由于“营改增”后,消除了试点行业重复征税,降低了纳税人税负,直接刺激了相关行业发展,引导更多人力、财力向试点行业集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试点纳税人户数、销售规模快速增长的势头。xx市试点纳税人户数由去年试点初期的1395户增长到今年8月的3464户,平均每月增长12.36%;销售额由试点首月的2.62亿元增长到今

4、年8月的6.54亿元,平均每月增长55.2%。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营改增”以消除商品和服务往来中的重复征税、完善增值税抵扣链为核心,在合理引导产业分工与深化协作基础上,通过促进结构优化、层次提升、重点产业发展来实现结构调整。(一)产业层次提升。一是通过打通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工业领域专业化分工,做大做强研发和营销,使企业结构从两头服务小、中间制造大的橄榄形,真正转变为两头服务大、中间加工小的哑铃形,产业层次从制造中低端走向服务中高端转变。二是促进部分研发、设计、营销等内部服务部门或环节从主业剥

5、离,成为效率更高的创新主体;三是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加快技术改造,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造企业的产品开发、工艺流程、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二)新兴业态发展。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工艺渗透融合进入服务领域,促进了服务业态新型化趋势,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的网络服务、技术服务平台等服务。在“营改增”前,这些新兴服务业态提供服务征收营业税,不能在下游企业增值税中抵扣。在“营改增”后,提供服务征收增值税可以在下游企业增值税中抵扣。虽然,“营改增”对新兴业态和传统业态影响性质相同,但由于这些新

6、兴业态服务经营规模庞大、所需设备投资占比较高,大都又处于设备投入更新阶段,“营改增”所形成的设备进项税款抵扣和下游增值税进项税款抵扣的双重抵扣效应,对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业态税收政策支持尤为明显。(三)产业转型加快。“营改增”的产业转型效应主要是指实行“营改增”促进了产业主辅分离、融合发展、精细分工、外包服务、总部经济等组织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从而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一是主辅分离效应。“营改增”后,企业服务部门独立出来,再向原企业提供服务,虽然需要缴纳增值税,但可以抵扣,企业内部服务部门是否独立建立法人机构,不影响

7、企业税收负担,扫除了企业主辅分离的税收障碍,促使一些研发、设计、营销等内部服务部门从主业剥离,成为效率更高创新主体。二是服务外包效应。目前,在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外包等行业,企业将部分辅助性、非核心业务外包已是发展潮流。然而,“营改增”前,外包服务税负大于内部提供,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外包服务发展。“营改增”后,虽然由企业外部提供服务仍要由提供服务企业缴纳增值税,但可以由接受服务企业从增值税进项税中抵扣,内部提供服务还是外部提供服务均不影响企业税负。三、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营改增”后,对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不容回避

8、,加之地方财政对试点纳税人税负增加的部分进行补贴,无形中也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但从长远来看,“营改增”在全面支持企业发展、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带来的积极效应不断加大,不仅会提振当前实体经济发展,还将成为充实税基、扩大税源、促进税收增长、缓和减收影响的关键。(一)降低流转税负的税收促进效应。“营改增”的减收效应能够对企业所得税与商品服务的间接税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由于流转税最终要进入各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