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反讽音乐浅析

《阿甘正传》反讽音乐浅析

ID:20036374

大小:22.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阿甘正传》反讽音乐浅析_第1页
《阿甘正传》反讽音乐浅析_第2页
《阿甘正传》反讽音乐浅析_第3页
《阿甘正传》反讽音乐浅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阿甘正传》反讽音乐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阿甘正传》是一部不朽的经典影片,人们一贯喜于讨论其剧情。其实,影片中穿插的音乐也一直被视为电影音乐的颠峰之作。小说原著中充满了对现实的辛辣讽刺,担任编剧的艾瑞克·罗斯删去了其中的讽刺性内容,而改用一种温情的笔触叙述故事,迎合了美国主流社会的审美情趣,虽然剧情删去了讽刺性内容,但这只是手段的一种转换,影片的音乐其实在侧面为讽刺推波助澜。[关键词]《阿甘正传》;反讽;音乐《阿甘正传》改变自美国畅销小说家温斯顿·格罗姆的同名小说。小说原著中充满了对现实的辛辣讽刺,具有很强的政治批判性。担任编剧的艾瑞克·罗斯删去了其中的讽刺性内容,而改用一种温情的笔触叙述故事。迎合了美国主流社会的审美情趣,

2、从而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虽然剧情删去了讽刺性内容.但在笔者看来,这只是手段的一种转换,影片的音乐其实在侧面为讽刺推波助澜。一、何谓反讽音乐有评论家说.阿甘是美国现代历史的一面镜子。如果从电影配乐的角度来读解,这部被称为“摇滚流行乐指南”的电影又是“现代摇滚流行乐史”的一面镜子。猫王的经典身姿、杜安·艾迪的吉他、鲍勃·迪伦的民谣、沙滩男孩、水牛春田的加州和声、大门、杰弗逊飞艇的迷幻、格林威治村的爸爸妈妈乐队、三狗之夜乐队的流行曲、蓝迪·纽曼、杜比兄弟的蓝领摇滚等等。电影共收录31首歌曲,记录了辉煌的美国摇滚流行乐史。一般认为电影中的音乐起渲染气氛、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等作用。创作者也是通过音乐来表

3、达对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如歌颂、赞美、同情、控诉、哀悼等.从而强化视觉效果,达到增强影片的感染力、深化影片主题思想的目的。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另一种情况,即音乐与画面分别表示不同的内容.造成人物情绪、气氛、节奏、内容等方面的反差,进而产生某种音乐与画面原来各自不具备的新寓意。笔者把这种音乐称为反讽性的音乐。它追求“表里不一”的反讽效果,进而扩大画面的意蕴空间。二、《阿甘正传》反讽音乐政治基础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的反智情绪高涨.好莱坞于是推出了一批贬低现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归原始的影片.美国媒体称之为。反智电影”×阿甘正传黼是这一时期反智电影的代表作,同时也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4、美国社会的保守主义思潮泛起的产物.他所宣扬的不是“反传统、反主流”.而恰恰是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呼唤与回归。“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无法知道会尝到什么口味。”这样的主题似乎标志性地注定了其励志片类型,影片主人公阿甘永不停歇的脚步让人们看到了人性中最闪亮的温暖和坚强⋯⋯也有观者认为这是一部极富人文主义关怀的影片.在这样一个价值和信仰贫乏的时代。它呼唤人们保持心灵的纯洁,以真诚和宽容处世待人。影片配乐师艾伦·西尔维斯蒂(AlanSilverstri)主责的音乐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在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RobertZemeckis)的执导下,30余首电影配乐完美地阐释了“人性的光辉”这一永恒的主题,细

5、腻地展示了特定时代中典型的历史环境。20世纪50年代后的美国是一个充满动乱的时期。肯尼迪于1963年被暗杀后,约翰逊继任总统。局势动荡不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首先.民权运动CivilRightsMovement(1955—1968)。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一直干拢着美国社会,不断引起反抗和斗争。直到1964年美国国会才正式通过民权法案取消了种族隔离制度。其次,越战给美国带来了巨大伤亡。青年学生反对美国卷入越战.到处举行群众集会、游行示威(Anti—VietnamWarMovement)。但约翰逊总统不顾国内外舆论的反对.扩大战争,使越战在60年代逐步升级。造成年轻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加上生态环

6、境日益恶化。如空气和水的严重污染:石油、煤气的短缺:森林被乱砍乱伐等,也使许多人对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发展前景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istheTibetanPlateaupoly.Centercityonlyapopulationofoveronemillion.Xiningislocatedinthe"Tangfangudao"andtheancient"SilkRoad"road,istheLoessPlateauandtheTibetanPlateau,agriculturalandpastoralareasand,inconjunctionwiththeMinistryofculturean

7、dIslamicculture下.很多年轻人离开大城市、离开家庭.来到郊区或乡下,组成社团,过着一种简朴的群体生活。他们反对权威、反对传统、反对既有秩序。他们在服装和发式方面也反其道而行之,越古怪越好,而且还服用致幻药物。因此他们得到一个外号“嬉皮士”(Hippies),指生活在既定社会之外的不顺从的青年人。最后.性解放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突出现象。对“性”的传统观念产生怀疑和轻视.不合法的同居被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