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

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

ID:20047812

大小:644.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09

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_第1页
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_第2页
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_第3页
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_第4页
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年3月20日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的必要性近年来由于用水量的增加,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水资源管理不善,在长期开采地下水过程中,引发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抽水井单井涌水量减小、水质恶化、岩溶塌陷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目前这些问题还有继续加剧的趋势。水资源已成为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岩溶水是优质的供水水源,针对岩溶水特点,进行水资源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岩溶水评价是目前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一个难题。由于岩溶水分布规律和运动途径一

2、般不易查清,运动规律研究得还不够,因而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能正确表征岩溶水运动规律的方程。2岩溶水资源分布及特点岩溶水资源分布碳酸盐岩出露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全国岩溶水天然资源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的四分之一岩溶水天然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湿润的南方,云南、广西、四川、贵州、湖南和湖北等省裸露和半裸露岩溶地区3岩溶水资源分布及特点岩溶水资源特点一个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形成是含水结构、补给条件、水动力条件、水化学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岩溶水含水结构复杂,补给方式多样,富水不均匀性强,水动力条件

3、复杂、因此,应该从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出发,把其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研究其特有的结构、边界条件及完整的补径排体系。水资源管理难度大--碳酸盐岩特有的不同岩性结构,经岩溶化作用的结果,形成不同形状,大小和不同性质的含水空间。再加上岩层构造上的差异,使含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富水性差异大。岩溶水系统的边界条件--接受地表水补给或向地表排泄的边界,与可溶岩接触的隔水边界,有地下分水岭存在的隔水边界,断层隔水或阻水边界,地下径流进出口边界4岩溶水资源分布及特点岩溶水资源特点岩溶水补径排条件--岩溶含水层构造、埋藏条

4、件及边界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岩溶水补径排方式的多样化。南方岩溶水特点--南方碳酸盐岩分布广,质纯,厚度大,岩溶发育强烈而不均匀,广泛发育有地下暗河。水量丰富,水位和水量变化大,补给、径流和排泄较迅速,岩溶水资源形成周期较短,常具有月调节特征,其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北方岩溶水特点--北方岩溶发育相对较弱,以溶蚀裂隙为主。含水体具有统一地下水面,储水和调节库容较大,具有多年调节特征。岩溶水多以泉群形式集中排泄,泉水流量大而稳定,其开发利用程度较高。5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意义岩溶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开放、半封闭体系,

5、它与外界环境有物质、能力以及信息的交换。所以对于岩溶水的研究应该综合考虑自身及外界的影响,使研究成果具有更大置信度和更好精度。岩溶地下水富水性是指地下水系统的储存能力和岩溶水的分布规律,反应了水资源空间分配和时间分配情况,是合理开发水资源和有效调度水资源的理论依据。如何能准确评价地下水的富水性,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6岩溶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目前有很多模型、方法或技术应用于岩溶水资源的评价。但是基于地下岩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采用怎样的方法进行评价,一直为人们所讨论。在以往包括现有的岩

6、溶水资源评价的研究中存在很多的局限和不足,但是人们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岩溶研究区,建立适合该区的水资源评价体系。随着数学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方法新理论被尝试应用于岩溶水资源的评价中,例如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时间序列法、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法,GIS方法等。并且随着地质监测手段的不断发展,许多依赖于准确含水层参数的定量评价方法也逐渐的受到关注,数值模拟的方法综合了地质条件、数学以及计算机技术,该方法在岩溶水资源评价方面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7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及实例应用GIS

7、原理评价岩溶水资源评价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水均衡原理定量评价岩溶水资源系统分析法8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1)基于GIS原理评价岩溶地下水富水性岩溶地下水富水性评价GIS方法原理GIS空间分析方法原理--GIS以地理空间数据库库为基础,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通过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产生对资源环境、灾害防治、区域规划和管理决策等方面的有用信息。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GIS方法原理--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获取岩溶地下水富水性的决定因素,将其分类归纳,利用GIS分别建立影响

8、因子的栅格要素曾,按照影响因子的影响性大小,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最终得到综合评价下的富水性分布规律。9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1)基于GIS原理评价岩溶地下水富水性岩溶地下水资源影响因子水文地质环境因子--包括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和径流区的划分,岩溶发育程度,岩性,含水层类型及含水层厚度构造环境因子--包括断层、断裂富水性分带,向斜、背斜富水性等气象环境因子--包括降雨、蒸发的时空分布其他环境因子--地下水动态、人工开采、生态环境10岩溶水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