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疾病外治疗法

小儿常见疾病外治疗法

ID:20088337

大小:576.50 KB

页数:108页

时间:2018-10-09

小儿常见疾病外治疗法_第1页
小儿常见疾病外治疗法_第2页
小儿常见疾病外治疗法_第3页
小儿常见疾病外治疗法_第4页
小儿常见疾病外治疗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常见疾病外治疗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常见疾病的外治疗法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济南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崔文成7/19/20211提纲1.中医外治疗法概述1.1穴位贴敷疗法简史1.2常用剂型1.3常用贴敷方法1.4注意事项2.冬病夏治三伏贴3.冬病冬治三九贴4.平时有病随时贴5.2011年三伏贴的时间7/19/202121.中医外治疗法概述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治疗范围遍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

2、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工(高明的医生)不废外治”之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广大中医工作者若能掌握一定的外治理论和方法,则在常规治疗之外又增一技,定能开阔思路,提高临床疗效。7/19/20213中医外治法中医外治法,是与内服药物治病相对而言的一种治疗方法,泛指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皮肤(黏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中医外治技术有数千年的历史。针灸和推拿均属中医外治范畴。纵观历代医家医著,其外治的经验和理论水平已有一定的深度。7/19/20214中药外治法中药外治法,就是采用中药制剂,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

3、,进入体内有病部位,达到治疗的目的。中药外治法与内服法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吴师机云:“外治之理,亦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故中医外治疗法亦遵循以下原则: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发掘其内容对中医现代临床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19/20215贴敷疗法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7/19/2

4、0216贴敷疗法的特点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药效较强。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乐为患者接受。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更有内服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因而贴敷疗法从古至今一直各受医家关注,是一个值得系统整理和加强研究的重要课题。7/19/20217贴敷疗法广阔美好的前景贴敷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独特疗法之一,历经千年而不衰,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可靠的疗效。治疗范围广泛且具内服或其他治疗方法所达不到的效果和特点,深受医患欢迎。

5、运用天然药物和传统疗法治疗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这对贴敷等中药外治法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贴敷疗法等中药外治法为人类的健康产生积极作用,显示出无限广阔和美好的前景。7/19/20218小儿贴敷疗法行之有效由于小儿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外邪,小儿大多拒服药物,服下后又易吐出;再加上小儿脾胃功能薄弱,内服药物易损伤脾胃引起厌食、腹痛、呕吐诸症。根据小儿肌肤薄嫩、外用药物易于吸收的特点,选用药物贴敷,除能使药力直达病所发挥作用外,还能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以调节气机,祛除邪气。小儿贴敷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副作用很少的治法。7/19/202

6、191.1穴位贴敷疗法概况1.1.1古代概况穴位贴敷药物的载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7/19/202110春秋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属于保健的:取楂、姜、椒、皂夹等辛香温热之品,制丸后纳入脐中,有益精延寿之效。属于治疗的:将芥子捣烂外敷头顶部(相当百会)的外治法。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在应用本法。7/19/202111《黄帝内经》中的外治法《黄帝内经》中,虽药物治疗的内容甚少,亦有中药外治法的记载。如《灵枢·经筋》篇提到:“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用马膏、白酒和桂的桂酒,外敷

7、面部两侧,来治疗口眼歪斜。7/19/202112汉代的外治法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有一种特殊的敷脐法,以治疗中暑病人:“屈带草,绕暍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令温。亦可用热泥和屈草……”。华佗在《神医秘传》中治脱疽“用极大甘草,研成细末,麻油调敷极厚,逐日更换,十日而愈。”7/19/202113晋代药物贴敷疗法的应用已相当普遍晋代,药物贴敷疗法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一般认为,明确提到并记载较详的当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书中已有穴位贴敷治病的多方载述:“治寒热诸症,临发时,捣大附子下筛,以苦酒(即醋)和之,涂背上”。并常用阿是穴作为外敷药物之处,如

8、毒蛇咬伤,“捣薤傅之”。7/19/202114隋唐比较重视刺激性药物的穴位贴敷隋唐,比较重视刺激性药物的穴位贴敷如《备急千金要方》提到:“用旱莲草椎碎,置于掌上一夫,当两筋中(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