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兴衰驱动力思考

大国兴衰驱动力思考

ID:20099225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大国兴衰驱动力思考_第1页
大国兴衰驱动力思考_第2页
大国兴衰驱动力思考_第3页
大国兴衰驱动力思考_第4页
大国兴衰驱动力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国兴衰驱动力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国兴衰的驱动力思考林永青(2010-08-09)《联合早报网》 韩和元先生的新书《中国将重蹈日本覆辙?》一书再现了战后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迅速崛起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通过翔实的数据,丰富的素材以及严谨的论证解码这两个一衣带水的东方经济强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发展奇迹。作者站在今天的战略高点,运用比较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将日美竞争与中美竞争两场不同时空下东西方博弈进行复盘、比较,试图在历史斑驳的踪迹中寻找通往未来的路。这是一部非常适时和十分必要的作品,帮助并警醒我们要以最大的审慎态度去关注中国

2、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战略。读完韩先生的书,掩卷遐想,脑海中不时浮现着三个问题,提出来与读者共享,也作为对韩先生作品的一个解读和延伸思考。  一、中美博弈与日美博弈的同与不同  韩先生基于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提出“重蹈日本覆辙”这个命题。因为中日两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认为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中日是有共同点的。  从发展的进程观察,今天的中国正在重复日本在战后创造的经济奇迹。从1960年到1970年,日本平均经济增长率达10.9%,高居发达国家榜首,到1970年,其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法国、德国,仅次

3、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80年代,趁美国发生“滞涨危机”,日本资金大量流入美国,大量收购美国的企业、工厂、房地产等实物资产,美国人惊呼日本人要“购买美国”;相似地,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保持9.4%的增长率,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三,预计2010年将超越日本从而在世界上居二望一。尤其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在全球首先全面复苏,中国商界和媒体界甚至有人适当或不适当地喊出了“抄底华尔街”的口号,历史何其相似!  从发展的策略观察,中日经济发展战略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都偏向于

4、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发展的国家资本主义或类国家资本主义倾向(参见学者何新等人的作品),都采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韩和元先生在书中,虽然对于出口贸易总量占GDP总量的比率这一指标是否是有意义的指标,做出了论据充分的讨论,但我们还是不可低估“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在过去三十年,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从发展面临的国内和国际问题观察,今天的中国也面临着上个世纪90时代日本遇到的类似的国内外问题。例如国内资产泡沫化,大量资本流入股市、房市等领域,收入差距拉大、内需不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优

5、势难以为继;国外面临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货币干预政策;中国甚至还面临分配不公的特殊历史问题。  但是这两场博弈毕竟是不同时空背景下发生的,因为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经济总量和世界影响的重要程度,可以把它们视为东方向西方发起的两次挑战。而日本第一次挑战失败的先例并不必然会成为中国第二次挑战失败的阴影,因为从所处的时代、国际环境和双方的力量对比而言,中日双方都没有可比性而言,从学理上和实证论据上讨论,“重蹈日本覆辙”也许是个假命题;以审慎乐观的态度预测中国下一个三十年的发展,我们的也希望事情能够朝着积极

6、的方向发展。  从中日两国各自所处时代区分,日美博弈正酣时,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全面逐步压制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最后导致苏东联盟土崩瓦解的时候。冷战氛围依然浓厚,美国在西方阵营的霸主地位不可动摇,西欧、日本等小兄弟还要仰仗美国的军事保护,经济上虽然互有竞争,但毕竟不敢完全放开手脚。而中美竞争的时代背景是在“超级大国的两极体系崩溃”、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加快发展的时代,经历了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美国的实力有所削弱,与西方盟友的关系严重受损。尤其是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大打折扣,建立单

7、极世界的新帝国主义梦想已经搁浅。世界已经完成了从两极世界向多极世界的分裂重组。  从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日本在政治上还没有解决战败国的政治合法性问题,被限制在美日政治军事同盟的框架内,在国际上没有政治话语权和对外战争权,难以作为政治军事力量的一极。而中国已经作为世界政治的重要一极频频现身国际舞台,在发展中国家有深厚的基础。经济上,日本不管是国土面积、人口规模、市场容量还是资源储量都很难与美国相比,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很严重,经济发展的外部性较脆弱。可以说日本是搭美国的便车,而中美关系更多是互补,美国发

8、展高端服务业,中国发展高端制造业,短期内这种分工较为明晰,互补性也较强,即使国际市场发生逆转,通过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依然可以化解危机。  从国际环境来看,日美博弈的时代正处于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初期,互联网、通讯、交通运输技术较今天仍然很落后,国与国之间的依赖程度还没有像今天这么密切,因此日美博弈竞争多于合作。今天的世界,全球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空间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樊篱,人类也面临着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传染病、恐怖主义等共同问题。它们已经超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