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期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题(带答案)

2012年秋期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题(带答案)

ID:2010942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2012年秋期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题(带答案)_第1页
2012年秋期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题(带答案)_第2页
2012年秋期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题(带答案)_第3页
2012年秋期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题(带答案)_第4页
2012年秋期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题(带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秋期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题(带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年秋期高三文综政治二模试题(带答案)  已有上千年历史的绣球,过去一直是壮族少女赠送给情郎的定情信物。现在广西百色市旧州镇的许多壮族人家把自家制作的绣球挂在门边售卖,甚至销售到了欧美、东南亚,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壮族文化的窗口。据此回答24~25题。  24.上述材料表明,绣球实现了(  )  A.从劳动产品到商品的转变 B.从商品到货币的惊人一跃  C.从使用价值到价值的转变 D.从物物交换到商品流通的转变  25.一款直径约2厘米的精美壮族绣球小饰件标价20元。在这里货币充当的职能是(  )  A.流通手

2、段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交换价值  26.为保证深圳市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顺利进行,该市气象部门提前做好了天气的监测及人工消减雨等准备工作。这体现了(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C.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自然界是可以控制的  27.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例如,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花自飘

3、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意象”反映了(  )  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艺术形象的主观创造  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C.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把现实的东西变成意识  D.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读漫画。据此回答第28~29题。  28.漫画《工作汇报》中那位“专家”的错误实质是(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29.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

4、示是(  )  A.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C.尊重客观规律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D.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0.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果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  3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

5、依旧笑春风。”这首诗揭示了(  )  A.世界上的事物有的是变化的,有的是不变的  B.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桃花依旧”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C.事物处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之中  D.变是永恒的,因而人们无法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  32.2011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谐文化的思想。《管子》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上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  A.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6、,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33.中国、印度、日本三国都在实施探月工程,印度的最大特色在于将向月球表面发射撞击器;日本是探测月球的重力场;中国则用微波辐射计来探测月球表面土壤的特征。这体现了:(  )  A.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B.在矛盾特殊性指导下研究矛盾普遍性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34.(2012•惠州调研)与“釜底抽薪”所体现

7、的哲学道理不一致的是(  )  A.十个指头按跳蚤   B.画龙点睛  C.提纲挈领D.牵牛要牵牛鼻子  35.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里提到了一种神奇的泥土,只需有一点点落在人间,即如酵母发面、核子裂变般生长不息,这就是“息壤”。青岛有个“微尘”,数次为社会公共事业捐款,每次都不留真名。他(她)总是以平常心对待社会的赞誉,一贯以低姿态回避媒体的追寻,却一次次向需要帮助的人们献上爱心、伸出援手。人们都说他(她)就像爱的“息壤”。这一事例给我们青年学生的人生启示是(  )  ①实现人生价值并不排斥追求个人利益  ②要

8、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要在为社会、为人民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52分)  36.材料一:人类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当人们对水的自然状态无力改变而不得不听命河流的阶段;二是人们有能力一定程度地控制洪水的威胁,也有条件兴建灌溉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