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腔动物(五)

假体腔动物(五)

ID:20133319

大小:1.61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10

假体腔动物(五)_第1页
假体腔动物(五)_第2页
假体腔动物(五)_第3页
假体腔动物(五)_第4页
假体腔动物(五)_第5页
资源描述:

《假体腔动物(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假体腔动物(Protocoelomata)----原肠动物1本节重点假体腔动物生物学特征假体腔生物学意义2进化地位具有共同的特征:假体腔(原体腔、次生体腔);完全的消化管;体表被角质膜;排泄器官属原肾型;雌雄异体。假体腔:中胚层在发展过程中全部靠向体壁,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实质空腔3假体腔假体腔:来源囊胚腔,有体壁中胚层,无肠壁中胚层、无体腔膜,腔中充满体腔液,是最早出现的体腔,又称初生体腔、假体腔。4假体腔出现的进化意义:1、动物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腔,为体内器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2、体腔液使腔内物质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可以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

2、代谢产物。3、体壁具有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假体腔中的体腔液具有流动压力,可作为流体静力骨骼参与运动;两者协同作用,使动物的运动摆脱了单纯依赖体表纤毛的摆动,运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5一、线虫动物门的生物学特征1、圆筒状或线形;2、体表被角质膜,体壁具皮肌囊结构;3、三胚层,原(假)体腔;4、有口有肛门,完全的消化系统;5、具外胚层起源的原肾;6、多雌雄异体,异形,寄生种类生殖能力强,有较复杂的生活史。另外,原体腔动物尚无循环系统和特殊的呼吸器官。6分布原体腔动物的重要类群,已知15000种,估计50万种海水淡水土壤,数量大,农田土壤中有1000万条/m2

3、自由生活寄生人体、动植物体内土壤和植物线虫微小,最小长200um,寄生线虫可300mm,1m,直径<2mm孵化出以后,细胞数目恒定71、圆筒状或线形原体腔动物两侧对称,身体呈圆筒状或线形;线虫动物门的生物学特征82、体表被角质膜/层,体壁为皮肌囊结构;角质膜成份: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光滑坚韧富弹性;来源:角质膜为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结构:一般分为皮层、中层和基层3层,最内为基膜;功能:保护蜕皮现象:线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脱去旧的角质膜,长出新的角质膜,称为蜕皮。9角质层(表皮层分泌)体壁表皮(源于外胚层)皮肌囊肌肉层(源于中胚层,为纵肌)背线侧线腹线103、三

4、胚层,原体腔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致使虫体鼓胀饱满,身体难以任意伸缩,只依靠纵肌收缩,沿背腹向弯曲作波浪蠕动,弯曲波由体前向后传递,而进行游泳或爬行。卵裂为螺旋卵裂;由端细胞法形成中胚层。114、有口有肛门,完全的消化系统1)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为完全的消化管;结构、功能完全2)消化道不同部位在生理功能上出现分化;前肠(口、口腔、咽),源于外胚层,内有角质膜;中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源于内胚层;后肠(直肠、肛门),源于外胚层。内壁有角质膜;但是,肠壁无肌肉层,消化力仍较弱;3)形成了“管中套管”的身体结构:皮肌囊内套消化管125、具外胚层起源的原肾

5、起源于外胚层,无纤毛和鞭毛;原肾细胞演变成腺型(原始)或管型(寄生);原肾细胞吸收体腔液中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排泄孔136生殖与发育1)生殖方式:多雌雄异体,异形;有交配行为,体内受精;自由生活的种类产卵量小,寄生线虫产卵2)发育个体发育中有幼虫阶段,有较复杂的生活史。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细胞数目恒定(生殖系统外)发育生物学的理想研究材料。147、神经系统与感官围咽神经环侧神经节腹神经节前后各6条神经背、腹神经各1条背侧神经2条腹侧神经2条感官不发达--乳突线虫-神经系统无循环系统(体腔液)和特殊的呼吸器官(体壁或厌氧)。15蛔虫16171819二、

6、腹毛动物门生活于海洋或淡水底部沉积物周围;体呈圆筒状,被角质膜,腹面具纤毛,借纤毛摆动游泳或爬行。被认为是假体腔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体长65-500微米;如:鼬虫(Chaetonotus)鼬虫(Chaetonotus)20三、轮形动物门--轮虫淡水浮游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体长0.5-3mm头部具轮盘,又叫头冠、纤毛冠。纤毛快速摆动,形似车轮,具运动和摄食功能21四、动吻动物门生活于海底泥沙中一般<1m,体表有13个节带(zonites),无纤毛。头部伸缩牵引身体运动动吻虫(Echinoderes)22五、线形动物门-线虫身体特别细长:成虫长30-150c

7、m,直径0.5-3mm;特征:体腔周围有实质组织;排泄和消化器官退化;一般成虫自由生活,幼虫寄生在节肢动物体内。23六、棘头动物门特征:体前端具吻,吻上有刺钩;常见种类:猪巨吻棘头虫棘头动物24七、内肛动物(曾用名苔藓动物)消化管U形,口和肛门在触手冠之内柄部附着盘萼部25八、铠甲动物门1983年发现,生活在海底有贝壳的沙砾中体长0.25mm。前端的口可缩入体内,上有9列棘,身体被6块板组成的兜甲包围。26九、鳃曳动物门海洋底栖发现18种穴居管居吻躯干尾附器27小结假体腔动物是一类相互之间亲缘关系不明确,外部形态差异很大,但都是具有3个胚层,体壁与消化

8、道之间有假体腔结构的动物,包括9个门。卵裂均为螺旋卵裂;由端细胞法形成中胚层;假体腔内充满体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