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业财政投人效益的传导机制

试论农业财政投人效益的传导机制

ID:20133625

大小:7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0

试论农业财政投人效益的传导机制_第1页
试论农业财政投人效益的传导机制_第2页
试论农业财政投人效益的传导机制_第3页
试论农业财政投人效益的传导机制_第4页
试论农业财政投人效益的传导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农业财政投人效益的传导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农业财政投人效益的传导机制[摘要]农业财政投入的经济效益显着,且短期波动和临时冲击均会带来持续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农业财政投入对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渐进的推动作用。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财政投入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关键词]农业财政投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一、引言“为了遏制城乡差距的扩大,XX年中共十六大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同时,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各地各级政府纷纷开始探索缩小城乡差异的统筹发展之路。其中,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的重要途径。从现代农业的发展

2、趋势来看,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农业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高、收益低等特征,使得对以追逐高投资回报率的市场主体吸引力不足,财政不得不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主导力量,并以此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推进,各地政府持续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在此背景下,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研究农业财政投入取得的效益及其传导机制,对合理安排财政投入,使其切实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对农业财政投入的研宄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在强调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开始关注财政投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孙美玉,XX),即着手研究农业财政投入的效

3、益。从目前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一些学者着重关注经济效益,如石爱虎和霍学喜(1996)、孙良(XX)、马树才和李华(XX)等:另外一些学者则采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农业财政投入与效益的关系,如李嘉晓和罗剑朝(XX)、侯石安(XX)等。笔者认为,立足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对农业财政投入的经济、社会与生态三类效益的关注不可偏废,且不仅应关注投入与效益的关系,还应进一步研宄其背后的传导机制。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从动态角度对财政投入效益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即从单位根检验人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研宄农业财政投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4、分析投入效益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掌握农业财政投入变动对三类效益的影响、传导机制和持续效应。二、模型及方法本文将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扩展,将产出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出于指标的常用性和数据可获得性考虑,选取农林牧渔基本建设投资X,耕地面积G作为投入指标;在经济效益方面,选取第一产业增加值y作为产出指标,反映农业财政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在社会效益方面,选取粮食总产量R,反映投入对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作用;在生态效益方面,选取森林面积M,反映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设定基本模型为:三、实证分析成都市是国务院设立的两个全国城乡统筹综合

5、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其城乡统筹走在了全国前列,本文以成都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使研宄更具参考价值。成都市于XX年起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该市通过不断加大对农村及农业的投入,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创新机制,推动城乡间要素流动与产业互动,显着地改善了农村建设面貌,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缩小了城乡差异。在成都的实践中,加大农业财政投入是推动农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手段,XX—XX年成都市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从亿元快速增长到亿元,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上升到%,其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率个百分点。侧重于大中型灌区改造、渠系改造、病险水库整治、微型水利建设、田土改造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

6、的农业财政投入有力地支撑了农业的发展。本文运用Eivews软件,以成都市1983—XX年相应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并采用人均形式对(2)式简化。分析步骤如下:一是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变量的平稳性;二是在确定变量为同阶单整的前提下,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二是基于协整关系建立协整方程,以掌握投入与效益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四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调节机制;五是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冲击对效益的影响。1单位根检验设定单位根检验的基本类型(c,t,p),其中,e表示常数项,t表示趋势项,P表示滞后阶数。依据赤池信息准

7、则(AIC)的最小化原则选择趋势项,确定P。通过检验,从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在10%的显着性水平下均接受了原假设,为非平稳变量。其次,各个变量一阶差分后均拒绝原假设,为平稳变量,即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变量,满足协整分析的必要条件。2协整检验用Johansen检验法分别对投入与经济效益、投入与社会效益、投入与生态效益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表4,原假设均被拒绝,表明投人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之间均只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各效益与投入之间可以直接建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