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姚焕英孟丽霞徐秀彬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姚焕英孟丽霞徐秀彬

ID:20163804

大小:60.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姚焕英孟丽霞徐秀彬_第1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姚焕英孟丽霞徐秀彬_第2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姚焕英孟丽霞徐秀彬_第3页
资源描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姚焕英孟丽霞徐秀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姚焕英孟丽霞徐秀彬姚焕英孟丽霞徐秀彬(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1)【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357-021护理评估1.1健康史护士应询问患者最近是否接受过口腔(龋齿治疗)、心脏导管以及手术等创伤性检查和治疗;有无心脏病史;是否有呼吸、泌尿系统,胃肠道以及皮肤的感染史;有无静脉药物滥用的情况。1.2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发热及发热时间,有无头痛、寒战和肌肉关节痛等症状。评估患者是否有心脏病理性杂音,皮肤瘀斑、Roth点、Osler结、指甲下条纹状出血等症状

2、。了解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是否正常等。1.3心理、社会因素评估了解患者的职业、工作性质、家庭经济和社会关系等信息。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由于该病病程较长,通常需要长期接受治疗。有严重并发症,或疾病反复,对手术恐惧,或者经济状况差等原因可使患者对疾病失去信心,产生悲观甚至绝望的情绪。临床上往往表现出不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患者变得急躁、易怒,有些甚至封闭自己,拒绝同他人交流。2护理措施2.1—般护理2.1.1环境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适当开窗通风。2.1.2饮食给予清淡、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鸡蛋、牛奶、素肉等,以补充发

3、热引起的机体消耗。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水的补充,如奋心力衰竭的症状与体征出现,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液体摄入量的指导。2.1.3活动和休息高热患者应卧床休息;对B前无栓子存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做活动练4、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血栓形成的危险。2.2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体温及皮肤黏膜的变化,及时准确记录,判断病情进展与治疗效果。如体温超过39°C,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2.3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观察药物疗效、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及吋报告医生。因本病病原菌隐藏在赘生物内,需要坚持大剂量长疗程的抗生素治疗才能杀火。需严格按吋间用药,以确保维持

4、有效的血药浓度。2.4对症护理(1)高热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必要吋,可予以冰袋物理降温。如果患者冇畏寒与高热,降温后出现人量出汗吋,应及吋给予更换衣服与被褥并注意保暖,同吋做好U腔与皮肤护理。(2)正确及时采集血标本:急性患者应在入院后立即安排采血,在3h内每隔lh采血1次,共取3次血标本后,遵医嘱开始治疗。对于未经治疗的亚急性患者,应在第一天每间隔lh采血1次,共3次。如次日未见细菌生长,重复采血3次后,幵始抗生素治疗。己用过抗生素者,需停药2〜7d后采血。本病的菌血症为持续性,无须在体温升高吋采血。每次取静脉血10〜20mL,同吋作

5、需氧和厌氧菌培养。2.5潜在并发症的护理对冇巨人赘生物的患者护士应告知绝对卧床休息,以防止赘生物脱落。同吋应重点观察瞳孔、神志、肢体活动及皮肤温度等,以了解患者奋无脑、心脏、脾、肾、四肢等栓塞征象。如患者突然出现胸痛、气急、发紺及咯血等症状,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出现腰痛、血尿等应考虑肾栓塞的可能;出现祌志和精祌改变、失语、吞咽闲难、肢体功能障碍、瞳孔大小不对称,甚至抽搐或昏迷征象吋,应警惕脑血管栓塞的可能;当出现肢体突发剧烈疼痛、局部皮肤温度下降、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考虑外周动脉栓塞的可能。当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心动过速、湿啰音、水肿等现象吋,应警惕心力衰竭的

6、发生,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紧急处理措施。2.6心理护理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和善的态度及最妥善的语言有针对性地给患者解释病情,稳定患者的急躁、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冇利于康复。医护人员不能表现出慌张或忙乱,以免增加患者的不安全和不信任感。2.7健康教育向患者和亲属讲解本病致病菌侵入途径、病因与发病机制。建议患者采取措施预防本病发生,如在施行U腔、上呼吸道手术或操作,泌尿、生殖、消化道侵入性诊治或其他外科手术治疗前,应说明自己患奋心瓣膜病、心内膜炎等病史,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嘱患者平时注意防寒保暖,少去公共场所,避免

7、接触呼吸道感染人群。合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持皮肤和U腔清洁。勿挤压痤疮、疖、痈等感染病灶,以防止感染扩散人血。告知患者和亲属坚持足够剂量应用抗生素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服药方法,同吋告知药物的副作用,发现异常立即与医生联系,及吋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