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倾听心声

关注健康,倾听心声

ID:20166782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关注健康,倾听心声_第1页
关注健康,倾听心声_第2页
关注健康,倾听心声_第3页
关注健康,倾听心声_第4页
关注健康,倾听心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注健康,倾听心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注健康,倾听心声关注健康,倾听心声关注健康,倾听心声——关于“我喜欢当小狗”的启示一、主题内涵作为一个内向、不和群的孩子,在一次偶然的自发游戏中突然出现主动找同伴游戏的行为。这其中除了孩子体验到了同伴交往的乐趣,获得了交往的满足和成功;更需要教师尊重幼儿的人格和个体差异,站在孩子的认知特点理解他们的行为,在保持幼儿兴趣的前提下恰当介入,正确引导孩子的生成活动,帮助孩子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真正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二、背景及案例描述1、背景邬嘉宁小名天天,是一个白白净净、长得很结实的小女孩,平日里话不多,比较

2、自由、无拘束;喜欢一个人到处闲逛,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即使参与了集体活动,注意的时间也特别短,常常一个人玩衣服或发呆,有时会突然离开座位自个儿去玩耍;有时小朋友们主动找她玩,她会显得很不友好,深怕小朋友会抢走她的东西,常常出手打人或推人,有些不和群。由于孩子常常喜欢单个玩耍,因此她几乎没有要好的朋友,我们常常会看到她一个人孤单的站着或坐着。平时教师与之接触较多,孩子显得比较粘老师,有时为了表示与老师友好,孩子会缠住老师或是重重地捶打老师,老师都有些怕她。但孩子喜欢帮助老师做事,对班内比较小的弟弟、妹妹,会像

3、模像样地照顾他们,非常像个小姐姐。2、情境描述午饭时,吃得快的孩子照例找出他们最喜欢看的图书,纷纷开始你一言我一句的进入他们自己的“故事王国”。突然,我听到“快,爬到我这里来!”、“小狗,快叫!”、“汪汪汪,汪汪汪!”……我循声找去,看到邬嘉宁正趴在地上,在易芝、葱葱、沁沁等小朋友的指唤下,欢快地冲着孩子们“汪汪汪”地叫着,并不时地在地上打着转……我看了觉得很生气“怎么可以把自己的同伴当小狗使唤呢!”。于是,我马上走过去,对孩子们说:“葱葱、眉眉,我们都是好朋友,不可以把天天当成小狗,知道了吗?”葱葱、眉眉

4、几个看看我,回到位子上又看书去了。“天天,和小朋友一起看书吧,呆会儿讲故事给老师听好吗?”天天高兴地点点头,转身拿了一本书坐在椅子上看起书来。我摸摸天天的头,冲她笑笑,又回到桌子旁边去照看那些尚未吃完饭的孩子。……才坐下没多久,“汪汪汪”地声音又开始在活动室内响起。我一抬头又看到天天趴在地上,正在几个女孩子脚边伸着舌头,开心地爬着;而女孩子们又围在一起,高兴的冲“小狗”发出命令,“小狗,快叫!”“小狗,过来给你吃骨头!”“小狗,快转个圈!”……我有些恼火“怎么好好的人不当,偏去当小狗呢?”再次让孩子们解散之

5、后,我开始坐在旁边悄悄地观察起邬嘉宁。天天坐下后,看看手里的书,随意地翻看了一会儿,抬头看看周围的同伴,见大家正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看着书,讲着故事,似乎觉得自己一个人很没劲,她开始玩弄起手中的书。玩了一会儿,她把书往椅子上一扔,身子往地上一蹲,很快又像小狗似的快速往聚在一起的女孩子们爬去,还一路“汪汪汪”地着……孩子们马上又玩在了一起。看到天天和孩子们玩得如此兴奋,我不忍心再去阻止他们。……接下来的几天中,邬嘉宁每到课间、休息时,她都会非常高兴的在地上爬来爬去,任由孩子们发号施令,她和班上的女孩子们玩到了一

6、块儿。教室里常常能见到在地上爬的孩子和“汪汪汪”的叫声。由此,我们在孩子们感兴趣的“小狗”游戏中自然的生成了“我们和动物是朋友”的主题活动。三、分析如果孩子趴在地上学小狗是偶发的游戏,那么孩子们在老师阻止之后就不会再次出现此现象。然而,从天天在玩耍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常兴奋可以推测,一向喜欢独自活动、不和群的天天,在饭后可能是在偶然的学小狗爬时与同伴玩在了一起,并从中体验到了与小朋友们一起玩的乐趣,获得了同伴间交往的成功体验,从而产生了与同伴交往与共同游戏的需要。当我在孩子睡觉前,轻声询问天天为什么要当“小狗”

7、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时,孩子高兴地告诉我:“我做小狗很快乐,这样有很多小朋友来和我玩,我就不孤单了……”由此可见,对“扮演小狗”活动的情有独钟的天天在活动中获得了交往的“满足”和“成功”,致使孩子在老师两次干扰之后,仍然“一如既往”的继续她的自发游戏。而我一开始只把孩子学“小狗”玩,当成了是孩子们在“欺负”天天,从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这一发生在孩子们之间的“游戏”,甚至有些误解为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于是接连两次给予阻止。幸亏我的“好奇心”和所学的教育理念,激发我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从天天与同伴们快

8、乐的交往中得到启示,适时的对孩子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和保护,当然肯定和保护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很显然,孩子在以前的活动中,多为“单兵作战”,对于身心各方面均处于发展之中的幼儿来说,这种状况对她的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当孩子偶然在“小狗”游戏中体验到交往的成功时,作为教师——我必须掌握好介入的方式与时机,采用情绪感染、行为暗示,群体影响等方式来达到介入、干预的效果。并以满腔热情关注幼儿的所有游戏行为,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