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探究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探究

ID:20173339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探究_第1页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探究_第2页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探究_第3页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探究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0070摘要:木文通过结合上海、苏州、南京的地铁车站调查研究,从地铁车站的布设与设计原则、换乘空间设计、周围景观及建构筑物控制要素等方面对地铁车站建筑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这些初步的研宄结果能够推动对此方面的关注和探讨,促进城市地铁更好、更和谐的发展。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布设;换乘空间;景观;控制性因素0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逐渐枯竭。有限的城市资源和土地面积使城市交通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地铁车站的空间开发作为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能够迅速地集散人流,明显改善城市交通

2、状况,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木文对地铁车站建筑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究。1地铁车站布设与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车站布设应方便乘客使用,地铁车站的站位应该为乘客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使多数乘客步行的距离最短。(2)尽量通过短的出入口通道,将旅游景点、游乐中心、住宅密集区、办公密集IX等与车站相通,为乘客提供无太阳晒、无雨淋的乘车条件。(3)对于突发性的大型客流集散点,如大型的体育场一般只有突发性的客流,地铁车站的位置不宜离得太近,防止集中客流对地铁车站的冲击,车站出入口离开体育场出入口一般在300m以上,若是突发性客流的强度

3、较大,距离还应该设置得更大一些,(如上海8号线虹口足球场车站距离足球场出口约为500mo)(4)车站布设应与城市道路网及公共交通网络密切结合,应符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和车站所在地区的城市规划相互协调,如上海地铁12号线的七莘路车站的2号出入口就距公交车站距离大约为50m,地铁路线的密度和车站的数0均比不上地面公交线路网,必须依托地面公交路线网络,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为地铁车站往返运输乘客,使地铁成为快速大运量的骨干交通动脉,一般将地铁车站设在道路交叉口,公交路线在地铁车站周围设置车站,方便公

4、交和地铁之间的换乘。(1)车站布设应与旧城改造和新区土地的开发相结合,车站分布应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价,并注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周边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换乘站在结合周围环境特点布置站位的吋候,不仅需要考虑近期车站的功能实施,还须兼顾远期站位换乘方案的便捷和远期实施的可操作性,并应根据远期客流要求,工程分期实施的条件,合理选择车站型式、换乘方式及控制近、远期车站建设规模,使近期车站的方案具备最大化的适应性和合理性。(2)车站分布应兼顾各个车站间距离的均匀性,乘客到大型的商业区购买物品,要货比三家,一般不计较

5、吋间和步行距离,地铁车站站位距离商业区中心不超过500m就可以了。2地铁换乘空间设汁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国内地铁自运行以来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地铁文化的发展对地铁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民出行关注的不仅仅是速度和路线,还有空间的人性关怀和舒适度。其次是环境识别不清晰,地铁空间完全位于地下,空间中没奋自然环境的参照物,人们无法在封闭的环境里明确自己的地理位置,这对空间环境的识别性要求很高的交通空间来说是非常不便的。而H,人们乘坐地铁的目的地也是地上环境或建筑空间。所以地铁空间设计应该结合地上人文环境特点考

6、虑,在地铁空间中充分的表现地上环境的特点,明确车站地理位置的同时也营造了空间特色。清晰直白的环境识别信息是地铁空间设计应该考虑的重要原则。今后城市地铁换乘空间的发展思路,首先要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国外发达城市的地铁换乘空间一般为侧式站台设计,中间铺双向轨道,不同方向的人流在两边进出,整个候车空间为大跨度融通空间,中间没奋梁柱阻碍,空间简洁清晰。另外,比如新加坡的公交地铁换乘空间都具有综合功能,有的与写字楼结合,有的则在商场内部。购物、餐饮、办公多项功能集合一处,极大方便了乘客,也充分利用了地铁的人流商机,这些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7、另外就是进一步突出地铁文化,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肌理和文化结构,具有城市特色的构成因素。通过考察国外地铁,可以看到地铁换乘空间都冇强烈的文化意识。国外的地铁乘客在任何地铁站都能免费索取一份地铁线路图,能够帮助人们明确换乘的路线,而我国地铁换乘空间却忽略了这些细节,仅仅以满足交通需求为0标。目前上海地铁在设计中已经开始注重体现人文价值,如上海地铁10号线装修风格从北往南再到西,采用绿、蓝、紫、红等多种颜色渐变,柱子上不冋的颜色,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车站简约而细致,装修不吊顶,体现本线区别其他线路的特色;标志站将周边特点融入其

8、中,运用立体互动的装饰手法,形成整条线路的亮点,反映上海城市生活场景性(虹桥2号航站楼站站、上海动物园站、新天地站、豫园站、江湾体育场站);重点站文化特色韵味浓厚,承载线路文化氛围(宋园路站、交通大学站、上海图书馆站、南京东路站、海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