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

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

ID:20178412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0

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_第1页
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_第2页
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_第3页
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20世纪主要存在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前者把对“闲逸的好奇”精神作为追求知识的目的,后者认为对深奥知识的探讨在于其对社会的作用。便产生一个矛盾:大学是培养人才还是发展高深学问的地方。香港中文大学独特的书院与学院并行制巧妙地协调了自由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笔者希望借此研究能给内地高校的本科教育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高等教育哲学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  []G420[]A[]1009-5349(2011)10-0219-01    大学不仅具有培养人才和科研的职能,还逐渐承担起为社会服务的职责。既然大学的首要职能是完成这些任务,那么探讨它借以存在的哲学基

2、础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观  20世纪,主要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强调认识论的人倾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当作目的。在维布伦看来,探讨深奥的实际知识是学术事业不证自明的目的,与它可能对上帝的荣誉和人类的利益所产生的任何影响都毫不相关。[1]强调政治论的人却认为,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因为闲逸的好奇,更在于它对国家、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一切问题都变得如此复杂,需要极其深奥的知识才能解决。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论和政治论间的矛盾在于,认识论重在探讨高深学问,因此想要摆脱价值的影响,可政治论方法却没办法舍弃价值方面。这两种哲学观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

3、两条逻辑主线,一是创新学术,发展高深学问;二是培养人才,满足社会需要。  二、“中大”独特的书院与学院并行制  中大现包括新亚书院、崇基书院、联合书院和逸夫书院。中大的书院制源于英国高校办学模式,旨在通过提供众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的通识课程与各种活动计划,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学生更可以利用各种奖学金与援助计划充分发挥个人成长的潜力。[2]  在中大,学院是按照专业组成的学习实验教学机构,而书院是学生住宿、生活、成长的场所。学生入学时根据专业划分学院,根据所填资料划分书院。中大的四个书院各具特色。新亚书院注重文史哲与中国文化。崇基书院以发扬基督教义,引进西方文化为宗

4、旨。崇基书院是惟一设有音乐和神学课程的书院。联合书院强调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逸夫书院强调学生走出自己专业的局限,学会欣赏和了解其他学科的观点。每个书院都是一个大的宿舍区,常举办各种活动,如社交礼仪讲座、面试工作坊等,邀请知名人士前来讲学,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书院也有自己的通识教育学分。  可见,学院负责“学科为本”的教学,即职业教育;书院负责“学生为本”的教学,即自由教育(通识教育)。学院和书院并行的制度很好地协调了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间的矛盾。学生们能从学院开设的课程中学到各种专业知识,为就业打好基础,又能在不同书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完善人性,追求真理。  三、国内高校书院制实行概况

5、  目前国内的书院制是以继承中国古代传统的书院制为基础,模仿国外的住宿制书院制而实施的新型管理体制。继中大之后,不少大学开始试行书院制。  2005年,复旦学院成立,建成志德、腾飞、克卿和任重四个书院。其通识教育课程分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技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2006年西安交通大学的彭康书院成立。之后又先后成立了文治、宗廉、启德、仲英、励志、崇实等书院。书院实施生活导航、学业规划、心理辅导与困难援助等一整套育人计划,成为本科生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承担起全员育人、全方位育

6、人的重大职责。[3]  华东师范大学于2007年专门组建“孟宪承书院”,对免费师范生实施书院式管理,为这些学生建立相对集中的学习和生活圈,促成其共同的教师职业信念与价值观。  四、“中大”书院制给内地高校的启示  (一)大力开发隐形课程  隐形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中没有明确的规定,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学校生活经验。隐形课程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形态的课程。学校应大力开发隐形课程,才更有利于通识教育的开展。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高素质体现在教师应有正确的师生观。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之下,我国的教师总以自己为中心,为主体,习惯居高临下,形成了一

7、种“师尊生卑”的师生关系。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下,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心灵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从而促进学生健康自由的发展。尤其在讨论学术方面的问题时,我们应充分尊重真理和事实,这样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挥教育的正向功能。在这种新型的书院制管理体制下,通识教育对课程设置的要求特别高,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非常广。总之,教师素质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通识教育能否成功实施。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