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有机锡羧酸酯化合物并测试抗癌活性

合成有机锡羧酸酯化合物并测试抗癌活性

ID:20178533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0

合成有机锡羧酸酯化合物并测试抗癌活性_第1页
合成有机锡羧酸酯化合物并测试抗癌活性_第2页
合成有机锡羧酸酯化合物并测试抗癌活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合成有机锡羧酸酯化合物并测试抗癌活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合成有机锡羧酸酯化合物并测试抗癌活性  有机锡羧酸酯具有杀菌、抗癌以及催化等活性,在工业、农业、医用、生态等领域都有应用。其中被熟知的是有机锡羧酸酯被用作农药、木材防腐剂、PVC稳定剂、有机合成催化剂[1-3].有机锡羧酸酯化学的发展得益于它的抗癌活性。  1972年Bromol)与Ph3SnOH(0.367g,1.0mmol)于50mL甲苯溶液中加热回流8h,同时使用分水器将反应中生成的水除去。反应停止后放置冷却,过滤,将滤液置入50mL的小烧杯中,常态下静置3d后析出无色晶体(化合物1).产率:52.5%.  1.3化合物1的表征  使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

2、以及核磁共振光谱等技术对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  1.4MTT比色法测试化合物1的抗癌活性    1.4.1复苏细胞。  ①自液氮罐中取出冻存的MCF-7细胞,置于水浴箱内,迅速摇晃使细胞悬液完全融化;②吸出细胞悬液转移到离心管中,加入不含血清的培养液10mL,8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后,加入含10%新生牛血清的血清培养液10mL,将悬液转移到培养瓶中;③用细胞培养箱在37℃,5%CO2的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细胞。  1.4.2传代培养。  当细胞占满培养瓶底(125mL培养瓶)时,取上清,加入消化液消化成单个细胞,再将上清液加入终止,多次吹打瓶壁使细胞脱落

3、分开,并转移到离心管中,1000r/min离心5min;弃培养上清后,用适当体积的1640培养液悬起细胞,根据细胞计数结果,将细胞悬液适当稀释,接种到新的培养瓶内。  1.4.3细胞计数。  取细胞悬液50μL加入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下计数4角大方格内细胞总数和。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细胞悬液中的细胞密度。细胞密度=4个四角大方格细胞总数/410稀释倍数(个/mL).  1.4.4实验测定。  接种细胞于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5104个细胞,包括7个剂量组,每组3个平行孔,在37℃,100%相对湿度,含5%CO2、95%空气的培养箱中预培养24h.  差量法称取有机

4、锡羧酸酯10mg,用1mLDMSO溶解,再加入二次去离子水至总体积为10mL,即母液浓度为1g/L.测试需要的药物浓度为500、250、125、62.5、31.25、15.625、7.8125mg/L.每孔体积为2mL,那么加入的母液体积依次为1、0.5、0.25、0.125、0.0625、0.03125、0.015625mL.加药后的细胞在37℃,100%相对湿度,含5%CO2、95%空气的培养箱中连续培养68h后,每孔加入10μL新配制的含5g/LMTT的无血清培养液,继续培养4h.  然后小心地吸去上层清液,每孔加入100μLDMSO,置摇床上低速

5、振荡10min,使代谢产生的结晶物充分溶解,最后在570nm波长处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出OD值。  2结果  2.1化合物1的结构  化合物1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配合物1以单体形式存在,中心金属Sn采用扭曲的四面体配位构型,与一个来自配体的羧基氧原子和三个苯基碳原子配合。O(2)与Sn之间存在着一种弱配位的作用力,这种内配位键穿过Sn原子的四面体配位构型的一个面,将其考虑入内后Sn原子的配位构型可以描述为带帽的四面体或者称为扭曲的三角双锥结构。  2.2化合物1的图谱性质红外光谱:IR(cm-1):v(O=C)1708;vas(COO)1598;vs(COO)134

6、5;v(Sn-C)571;v(Sn-O)443.核磁共振氢谱,1HNMR(CDCl3,ppm):δ8.07(d,1H,J=7.3Hz,Ar-H:H7);8.01(s,1H,NH);7.97(d,1H,J=7.2Hz,Ar-H:H4);7.81(dd,1H,J=6.9,7.7Hz,Ar-H:H5);7.68(dd,1H,J=7.1,7.3Hz,Ar-H:H6);7.61-7.34(m,20H,Ph-H).  2.3化合物1的抗癌活性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化合物1对MCF-7的细胞抑制率如表1所示,抗癌活性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抗癌活性在所测药物浓度范围内一直

7、很强,随着药物浓度的不断升高,化合物1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小剂量化合物1即可显示出高效的抗癌作用。  3讨论  通过脱水缩合法合成的有机锡羧酸酯,经一系列表征确定结构。用MTT法测定其抗癌活性,结果表明,较小浓度剂量的该化合物即可显示出很强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说明了它的抗癌活性很高,具有作为抗癌药物的潜质。  有机锡化合物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令人鼓舞,生物活性高,价格低廉,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化学和药学工投入这一领域,应用潜质大,有望成为新的抗癌药物。有机锡羧酸酯配合物抗癌活性的研究对开发新型抗癌类药物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